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基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的显示和照明产品已经逐渐走向市场,但器件的发光效率、寿命和成本仍是其市场化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论文从OLED发光层材料的改性和新型发光材料石墨烯量子点(GQDs)的开发两方面入手,旨在提高OLED器件的发光效率、稳定性和降低成本。在发光材料的改性方面,延续课题组之前的工作,排除高成本且操作复杂的封装工艺,首次采用具有化学惰性和宽带隙的二氧化钛(TiO2)改性发光层材料8-羟基喹啉铝(Alq3)来提高OLED器件的稳定性。以钛酸四丁酯(TBT)作为钛源,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TiO2含量不同的Alq3-TiO2复合材料。确定了Alq3-TiO2复合材料的成分,并通过热重曲线分析了其热稳定性。器件性能方面,在不封装的条件下,对比Alq3-TiO2和Alq3分别作为发光层的OLED器件,其电致发光光谱基本重合,最大发射峰均为532nm,表明Alq3-TiO2复合材料很好地保持了Alq3的电致发光特性。另外,Alq3-TiO2复合材料可以显著改善器件的抗老化性能。其中,n (Al3+):n (TBT)的投料量比为10:1的Alq3-TiO2复合材料为发光层所制备的OLED器件抗老化性能最优,在空气中放置48h后,最大发光亮度仍保持在起始值的89.7%。在开发新型发光材料方面,本论文以低成本、深度氧化的氧化石墨烯(GOs)为原料,采用操作简单、设备要求低的水热法,使用乙酰丙酮和水作为溶剂,经水热反应得到乙酰丙酮功能化的石墨烯量子点(Hacac-GQDs)。结果表明,不同的酸碱环境可以制备出不同尺寸和发光性能的Hacac-GQDs,碱性条件下的Hacac-GQDs尺寸最大,发光颜色红移,荧光量子产率最高。pH=3、5和8所得的Hacac-GQDs色坐标分别是(0.20,0.33),(0.36,0.35)和(0.35,0.42)。特别是,pH=5的Hacac-GQDs色坐标接近标准白光,在白光OLED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这些结论为制备光电性能可控的GQDs提供经验性指导,也为GQDs作为发光材料或者改性材料在OLED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前期实验和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