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全球化浪潮不可避免,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同时也迎来新的变化,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经济发展逐步实现世界一体化,这给我国知识产权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知识产权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科技强大的重要表现,其重要性日益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是否能够吸引到外商直接投资也日渐成为研究的焦点所在。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关乎到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的发展与进步,也会对利用外资的数量与质量造成不同程度影响,而二者关系在学术界的研究也持有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提高知识保护水平对外资流入有积极影响,有的则站在不同角度认为高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反而阻碍FDI,此外还有学者认为二者关系无法确定,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借鉴前人学者们的研究结论,本文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出发,以邓宁OLI理论为代表解释了三种优势和知识产权的关系,梳理了知识产权保护对FDI的三种不同作用,尽可能深入探究二者之间可能存在正相关性。以我国29个省份实际接受利用外来直接投资额为基础,判断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对其是否会有所影响。本文选取被广泛采用和认可的GP指数对我国专利保护的立法水平进行衡量,同时依据姚利民、饶艳学者研究加入执法水平度量指标,修正了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衡量方法,最终构建各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指标体系,充分考虑到现实国情需要,计算得出我国2000-2016年各省市自治区的实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计算结果表明,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在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上呈现参差不齐的趋势,经济发达省市例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明显优于经济欠发达省市的云南、宁夏、广西、贵州等地。第五章进行了计量实证分析,借助29个省市的其他相关数据构建回归模型,探求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升对各省接受实际外来投资有何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FDI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第六章,笔者认为要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我国必须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从立法和司法两方面为知识产权提供制度保障,全面协调地区区域发展,缩小发展差距,从而促进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进步。做到在政策上予以倾斜、机制上予以保障、学会利用TRIPS国际规则和及时调整FDI模式等,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在对外开放中科学有效利用外来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