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城市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却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污染物肆意排放,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生态形势严峻,治理环境迫在眉睫。如何处理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成为社会各界共同思考的问题。党的十八大突出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建设第一次列入十三五规划,五中全会公报要求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中央近年来的政策导向充分彰显了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在这一背景下,通过税收这一经济手段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类可持续发展,是各级政府的必然选择。海南是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拥有着优良的生态环境。作为全国首个生态省,海南经济的发展战略是“绿比金贵”,然而实际上,海南薄弱的经济基础难以支撑起生态建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两难催生了海南“绿色崛起”概念的提出。如何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绿色发展,是政府和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问题。绿色税收以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为目的,是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工具。但当前的绿色税收政策只是在某些税种或者某些优惠政策上体现了绿色效应,与发达国家成熟的绿色税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这种形势下,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实际来研究海南绿色税收政策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主要从以下方面对海南省绿色税收政策进行研究。第一,解读绿色税收、绿色税收政策的概念,解释外部性、庇古税、双重红利假说、公共产品等经济学理论。第二,追溯绿色税收政策的历史沿革,分析我国绿色税收政策的现状及问题所在。第三,介绍海南省环境保护现状和相关政策,阐述海南省绿色税收政策现状和缺陷所在。第四,介绍发达国家绿色税收政策实施情况,归纳总结先进经验。第五,提出完善海南省绿色税收政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