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16年开始,世界经济格局与发展方向变得扑朔迷离。先是英国公投后打响脱欧的第一枪,接着意大利紧随其后,欧盟一时占据世界各大新闻媒体头条。当今世界区域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欧盟能否在贸易自由化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成为当前的热点话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17年初,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刚刚上任后,就发布了退出TPP的声明,并扬言要在美墨边境造墙和重新修改北美自贸协定的举措,给世界所有国家发出一种信号,美国崇尚自由贸易主义的观念改变了!世界经济出现的这些迹象,正是逆全球化主义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征兆。发达国家借用自由贸易环境促进发展的路径早已记录在世界经济历史之中,如今带头倡导反贸易自由化,实质上是灭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机会。印度作为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典型代表,近年来的经济发展速度吸引了世界眼球。虽然印度从1991年拉奥政府时期就开启了市场化进程,但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限。与同样是人口基数大且发展速度快的中国相比,其贸易量比较小,只占到中国贸易总量的16.53%。印度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实施“向东看”政策,到莫迪上台后实施“东向行动”政策,无疑主要目标之一是为了进一步扩大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以区域经济合作激发经济增长潜力。其中,RCEP是印度融入区域一体化以深化区域合作的路径选择之一。可以说,RCEP对印度来说即是机遇又是挑战。在全球出现反自由贸易的大背景下,如果RCEP得以实质性推进,印度能否抓住RCEP为经济增长带来的机遇,特别是通过提升与RCEP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以促进印度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这是本文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本文首先通过梳理该领域的研究文献以及相关理论,把握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其次,厘清RCEP的产生以及发展进程,并对深入分析印度与RCEP成员之间现有的贸易现状,包括印度在RCEP中的贸易地位、印度与RCEP成员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和贸易竞争性及互补性分析;再次,利用GTAP模拟分析RCEP建成后会对印度的贸易产生怎样的影响,以此分析RCEP框架下印度贸易的增长前景与政策启示。本文的基本结论是:RCEP能够给印度部分制造业带来发展机遇,但同时也使印度的制造业面临来自RCEP中大国的压力。基于RCEP自贸协定,为了促进印度贸易进一步扩大,根据印度目前的贸易发展现状以及各国发展经验,本文认为印度扩大贸易存在三大路径选择,包括:扩大开放程度、加强引进外资和深化区域合作。当然,首先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该主导作用不仅表现在政策的引导上,更反映在引入创新机制到行业中;其次,印度在现有的贸易区位布局下,应该稳定与南亚的贸易关系,扩大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联系。除此之外,扩大贸易也要从国内经济着手,不仅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更要注重各产业间协调作用,增强贸易的地区竞争力,在相互促进中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