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如“滴滴出行”、“易到用车”等新兴网约车软件也顺应科技潮流迅速兴起。随着网约车的飞速发展,传统出租车公司的运营及政府对打车公司的监管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本文主要研究在网约车的冲击下所引起的打车公司的策略选择及相应的社会福利分析,并使用规范的经济学分析方法探寻其背后蕴含的逻辑。分析的主要结果为:(1)在网约车未进入打车市场时,传统出租车公司形成垄断,出租车公司将打车价格定为消费者搭车的固定效用,攫取了全部的消费者剩余,并收取司机的全部收入,从而使自身利润最大化;(2)网约车进入市场初期,采取低价格、高补贴的策略来抢夺打车市场,吸引了大量的客户及司机进入网约车市场。在这一阶段,由于网约车公司制定的打车价格低于出租车公司,且对司机的抽成比例也较低,使乘坐网约车的消费者福利与网约车司机的收入得到增加;(3)当网约车公司已经吸引到足够多的客户群体后,采取涨价的混同价格策略,比进入市场时直接采用混同价格策略的利润要大,故而网约车公司进入市场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掠夺市场;(4)网约车公司实施涨价的混同价格策略后,与出租车原始的垄断定价相等,市场中的利润也与传统出租车公司垄断市场时相等,只是在网约车公司与出租车公司之间进行瓜分而己。打车价格回复到垄断市场时的价格,网约车公司对司机进行完全抽成,出租车公司也将司机的收入全部攫取,消费者福利与司机利润受到损害;(5)在面对网约车的冲击时,出租车公司长久以来的垄断已经不能再继续,客户群体的流失,使得继续定制垄断价格无利可图,出租车公司有降低打车价格跟随网约车公司定价的激励。本文的创新点:(1)研究视角上的改进:本文从传统出租车公司与网约车公司两者之间互相竞争的关系着手,探讨了新进入市场的网约车对传统出租车公司的冲击及它们之间博弈的经济逻辑;(2)分析工具上的改进:本文运用了规范的经济学博弈模型,试图寻找网约车与传统出租车公司之间的竞争均衡点。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主要建议:(1)逐步放开传统出租车的总量和价格管控,将由政府管控逐步向市场自主调节过渡;(2)各地对网约车的限制过多,应放松管制,从而让网约车与出租车之间能更好的竞争。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政府更多是应该放权于市场,让市场能够自由竞争,从而进一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