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规范是在人类的交往、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离开了人类关系存在的向度,实践活动的创造,规范也就没有生成的可能性基础。规范具有关系性和具体性,所谓的关系性包含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本身的三重关系,而具体性表明规范是在现实的、历史的、实践的环境中产生与发展。研究规范的本质是本文第一章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文第二章中,对于规范类型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根据调整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社会规范、自然规范和宗教规范;依据对行为的认可度,分为肯定性规范与否定性规范;双益性规范和独益性规范则是对人们行为的受益情况进行说明;依据规范的强弱程度,分为刚性规范和柔性规范;最后,根据实践的有限性,将规范分为正面规范与负面规范。在第三章中,对规范的作用及其机理做出解读,规范实质是以物质和精神力量为依托,分有不同层次,并且具有普遍的、适用的指导系统,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调控、指示、限制的作用。在谈到规范的功能时,指导与评价行为是规范在不断演化中新成的两大功能,对于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规范机制的内在根源来自人类的活动、实践形式的变化。规范随着实践的发生、变化与历史的更替转变而不断地变迁。失范是人类的行为超越、偏离、违反规范所形成的,在最后一章里,作者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现实的规范中对其进行了解读。之后,对于人类行为的作用,分析了最为主要的几种规范。首先,研究道德规范,调整人们的行为避于恶,朝向善的规定。道德规范有劝导、赞扬与诉斥、超越本能、教育与改造的功能,通过对人类内心的作用,促使其外部行为进行改变。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并通过强制力实施,保证其在人们的行为中起到正常的调节与运行。法律规范具有指引、裁判、教育的功能。宗教规范是关于人类精神世界的生死问题,试图解脱人类精神的痛苦,达到精神向往的规范体系。仪式、禁忌、宗教伦理、宗教团体是宗教规范的四种形式。宗教规范按其演变阶段分为原始宗教、古典宗教、中世纪宗教和现代宗教。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是宗教的两大基本功能。技术规范则是调整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类的行为,从适应、改造、保护自然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