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层建筑随着经济与技术的发展层出不穷,设计师为设计出有特色的、地标性的建筑使得建筑立面复杂多变。而混合结构由于结构布置较灵活,在高层尤其是超高层建筑结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重庆高科太阳座塔楼为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梁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的混合结构体系,钢管混凝土柱为与建筑立面相协调,形成“空间扭曲斜柱”。依照我国现行规范规程中的相关规定,本工程超限情况包括:外围框架柱随建筑立面扭曲,部分框架柱通过交叉斜柱传递竖向力,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塔楼在33层收进,侧向刚度不规则;结构高度超限,且接近型钢(钢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体系最大适用高度,属于超限复杂高层结构。本文以该结构为例,通过振动台试验研究钢管混凝土空间斜柱混合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根据相似理论,以满足主要抗侧力构件相似的原则,介绍了重庆高科太阳座塔楼1:25的振动台试验模型设计与制作,并进行了从6度多遇地震烈度至8度罕遇地震烈度的振动台试验。(2)对模型振动台试验现象及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不同地震水准作用下结构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及应变反应,然后通过相似关系推算原型结构相应的反应并对其抗震性能进行分析。(3)通过对试验结果分析表明:1)该结构由于空间扭曲斜柱及不对称收进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明显的扭转效应及鞭梢效应;2)交叉斜柱在地震作用下,不但需要承担重力荷载,还要传递地震作用产生的部分侧向力,并且倾斜角度越大,其应变应力越大。3)结构初设时为提高底部薄弱层刚度及承载力,加大了薄弱层钢管混凝土柱和型钢混凝土梁截面尺寸,造成抗侧刚度突变,使得薄弱层向上转移,应注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