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凭借着1952年出版的小说《看不见的人》,拉夫尔·埃里森为自己赢得了在文坛上的地位——重要的非裔美国作家。埃里森非常了解黑人社区、民俗文化,拥有关于美国经典文学的广阔的背景知识,因而,创作了这部史诗般的著作。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美国黑人在现代美国社会寻找自我身份的艰难历程。历来,学术界研究的焦点都集中在成就这部小说的因素。本文试图分析精湛的象征主义手法如何服务于主题的表现和深化,以期为解读埃里森及这部小说提供全新的角度。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研究目的和意义、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本文的研究范畴。第一章概述了《看不见的人》,探寻了埃里森的生活经历,以揭示影响其创作的诸多因素。第二章着重阐述了本文的理论基础: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是现代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有其起源、发展历程、主要的原则以及影响力。接下来的三章重点解析了埃里森如何将各种各样的象征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以强化小说的主题。根据小说的主题思想,本文将象征归结为三类:1)揭示黑人悲惨生活的象征;2)揭示身份危机的象征;3)反映追寻身份的象征。通过一系列的象征,包括人物象征、物的象征以及情节的象征等,埃里森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在白人主导的社会中的黑人的生存现状的深刻关切。表面上,这些主题平行展开,而实质上,它们交织在一起。埃里森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展现大多数丧失身份的非裔美国人的生存现状以及追寻身份的艰难,展现普遍存在的身份危机。结论部分总结全文,强调象征主义的重要性,同时对本文做一个简要的评估。简言之,本文的出发点在于结合象征主义,从主题角度分析《看不见的人》,以帮助读者更加深刻理解埃里森表现人性、种族主义及自我身份的高超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