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子通过自组装形成有序聚集体是超分子化学和纳米尺度研究的重要内容。以往自组装的研究主要围绕柔性的传统型嵌段共聚物进行,有关刚性的共轭高分子或含有共轭结构的大分子的自组装研究相对较少。对共轭高分子而言,其光电子性能可以通过改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或者施加外界刺激进行调节。共轭高分子形成组装体以后,有可能拓宽其在发光、显影和传感等领域的应用。本论文的内容是针对两亲性共轭高分子的自组装行为进行探索性研究,主要围绕着以下三部分工作展开:首先,根据共轭高分子化学结构的可调性及高分子单体和小分子单体反应活性的不同,采用一步法合成了一种柔性-刚性-柔性的三嵌段高分子(PEG-OEPETPT-PEG)。通过核磁端基、凝胶色谱(GPC)数据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结构分析,并计算得到中间共轭嵌段的平均聚合度。所得三嵌段高分子的溶解性及荧光性能均优于不含柔性链段的聚合物PEPETPT。在H2O/THF混合溶剂中,PEPETPT的荧光在H2O含量较低时即会发生较大的淬灭;而PEG-OEPETPT-PEG体系中即使有少量H2O的存在,发射谱图的也不会有明显变化,其荧光淬灭只发生在较高水含量的情形下。通过吸收和激发光谱探究了两类聚合物体系中荧光发射种的种类,证实PEG-OEPETPT-PEG因柔性链PEG的保护而导致其在H2O/THF混合溶剂中荧光性能相对更稳定。其次,对柔性-刚性-柔性的三嵌段高分子PEG-OEPETPT-PEG进行了自组装研究。自组装的基本方法为将聚合物溶解在有机溶剂中,逐步滴加水以形成一定的组装体。首先通过临界胶束浓度、临界水含量和荧光光谱的测试确定了该聚合物组装的条件。接着通过调节聚合物初始溶液的浓度、共溶剂/选择性溶剂组成,以及组装体溶液的干燥方式等手段,对组装体的结构进行控制,成功的得到形貌较特征、分布比较均匀的组装体,如球型胶束、微囊泡和短棒等。对组装体的水溶液做荧光测试,表明组装体仍保持较好的荧光性能。最后,对本组制备的一种侧链两亲性的共轭聚电解质(PPESO3OR)进行组装方面的尝试。该聚电解质在刚性共轭主链两侧对称分布有亲水性离子型侧链(磺酸基)和亲油性长链烷氧基(OC12H25)。将PPESO3OR用类似于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的方式,得到了球状结构的组装体;但是组装体的分布不均匀。尝试使用荷电相反的聚电解质如支化PEI或壳聚糖诱导PPESO3OR进行自组装,发现形成的聚集体也没有一种规则的形状,本部分实验有待进一步探索。由于PPESO3OR侧链上疏水OC12H25能够作为客体,与主体分子α-环糊精(α-CD)形成一定的包络结构。体系中很少量的α-CD即能大幅度调节PPESO3OR的荧光发射性能。α-CD可以有效分散PPESO3OR的聚集,使其最大发射波长有近60nm的蓝移。将PPESO3OR/α-CD溶液体系用于Fe3+的传感检测,发现随着体系中α-CD含量的增加,其发射峰强度的变化(I/I0)与Fe3+浓度将趋于呈现一种线性关系。这种线性关系,有利于对实现对Fe3+的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