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的法律规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haol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安全事件频发,公众强烈呼吁国家加强对学前教育领域的法律规制。总的来说,我国的学前教育在法律规制上主要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即立法缺失,监管不足以及忽视学前教育的公益属性。立法的缺失使得行政机关对学前教育进行监管时缺乏有针对性的法律依据,面对学前教育领域出现的问题,行政机关通常适用《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或者有关的民法方面的规定来进行处理,这忽视了对幼儿保护和损害后果的评定的特殊性,同时这些根据成年人标准设计的法律规范也难以起到对幼儿的保护作用。另外学前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公共产品,根据《未成年保护法》和《儿童权利公约》等法律规范的要求,政府对学前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公法责任,但由于政府长期以来忽视学前教育的公益属性,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不足,使得学前教育的质量难以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行政机关的监管是对学前教育进行法律规制的主要方式,现行的幼儿园注册登记制度重审批而轻监管,难以实现对学前教育机构有效的法律规制。此外,行政机关对违法幼儿园进行法律规制时还面临着诸多的难题:通常采用的运动式执法和联合执法的合法性问题,以及关闭“黑园”时如何实现分流和保障儿童的受教育权及教育的公平性问题等。诸多问题使得我国对学前教育进行规制陷入到了一个矛盾的境地。观国外立法,美国和英国在对学前教育进行法律规制时注重学前教育的公益性,通过立法来确保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强调政府对学前教育的公法责任。为预防幼师“虐童”现象,美国建立了强制报告制度,给所有与幼童有亲密接触的人设定了一个报告义务,当发现幼童受到虐待或有可能受到虐待时,必须向有关部门举报。英国则通过立法、修订法律和推出相关的公共服务政策,逐步完善学前教育治理机制,在《儿童保育法》中明确规定学前教育相关部门的职责,建立起了一套对学前教育的协同治理机制,此外还运用从业禁止黑名单,禁止有“虐童行为”的幼师继续从事与儿童有关的工作。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未来我国的学前教育法律规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即加快学前教育立法、完善学前教育制度和强化行政机关对学前教育的监管。通过解决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完善我国对学前教育的规制,让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数字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正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对人类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等产生了重要影响,由此也不断推动着教育的调整与改革,在此背景下,实现教育手段从文字到图像、从三维技术到虚拟现实的变革是必经之路。小学科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其宗旨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素养、创新精神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现在的小学科学教育中还存在着教学形式单一
由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步伐的加快,如何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关乎公民基本权益的实现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及应运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手段,“十三五”时期对于如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效能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丹阳市乡镇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作为全国第一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本文通过
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地区,33个国家级的传统古村落坐落在本省。古村落作为生活场所,承载着村落的传统记忆、民俗文化和区域特色。本研究以九里古村落为例,从村落传统风貌角度研究发现,古村落内部建筑风貌杂乱无章,建筑高度极度不协调,且有较多民居建筑因无人居住而破败不堪,失去使用价值。基于以上问题,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部分主要是对九里古村落传统风貌要素及客观问题的分析,主要包括:一环境要素,主要涵
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同时教育的发展和进步也离不开整个社会的支持。近年来,一些学者针对教育改革提出了不同的口号和方针,这也使得整个国家的教育体系日趋完善。其中,“前置性学习”的理念具有深远意义,它的提出对整个教育体系的提升产生了许多积极的影响。“前置性学习”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推崇“先做后学,学完后讲”的方针,这种理念一经提出,便受到了学生和老师的青睐。“前置性学习”强调将提高学生的创新
合作学习是一种教育手段,一种通过合作学习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实现个体和合作伙伴之间配合的最优化的一种方式。本文通过笔者的亲身实践,从张家港市的第二学校的“责任团队”的组建写起,将合作学习与语文阅读有效结合起来。上百年来,合作学习被教育者挖掘,并深入研究,在教育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但问题总是存在,本文是在一线教学实践的基础之上对语文阅读的合作学习进行深入研究。文章在绪论部分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
现阶段,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全国财政支出突破22万亿,政府采购支出3.5万亿,占全部财政支出的16%。政府采购资金占总体财政资金的比例如此之大,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是审计机关主要审查和监督的对象。而如何进行有效的政府采购审计以便提高国家财政支出的效益是审计机关现阶段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现阶段,我国政府采购是我国审计中的重中之重,要对各机关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就必须抓好政府采购。2013年提出的审计全
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我国形成了以其作为核心的监察法律体系。此后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监察改革工作有序进行,监察体制改革成效显著。监察启动机制是监察机关根据法律规定,于立案前对问题线索进行受理、调查、处置,并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各部门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监察启动阶段作为监察机关开展监察活动的初始阶段,是我国监察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后监
围绕外国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的问题,即外国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关系,或外国直接投资是否导致经济增长或经济增长导致外国直接投资,已成为许多经济体的一大关切。为了对这一领域作出贡献,本研究旨在探讨外国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系和影响。还要检查从外国直接投资到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从经济增长到外国直接投资的因果关系,或外国直接投资与增长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该研究首先使用自回归分布式滞后模型(AR
由于当下我国的金融经济等资本市场发展还相对落后,我国企业现如今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便是融资约束,融资资金难以获得,融资市场监管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的企业的发展。而产生融资约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市场投资者及授信机构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特别是在我国这样资本市场有效性非常弱的情况下。市场整体信用评估可能因为信息不足,信息质量不高而不够准确,进而市场不敢对其进行资金方面的支持,因此上
随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称《资管新规》)和《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下称《九民纪要》)的相继出台,无论是监管层面还是司法层面,对于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在资管业务当中作出的保本保收益以及保证本金不受损失等具有“刚性兑付”性质的承诺都是持否定态度,实践中一旦信托公司做出这一承诺但是最终不能兑付的,信托纠纷便不可避免。另一方面,经济环境整体乏力,加上新冠疫情影响,企业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