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是引起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仍不甚明确。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肺炎(包括RSV肺炎),在临床及实验研究中发现均有着一定优势。随着近代实验研究的发展,发现某些病毒性疾病的发生与机体细胞炎症因子之间的平衡失调有关,RSV感染与细胞促炎症因子及抗炎症因子水平的失衡关系亦密切。病毒感染早期,机体可能通过促进局部受染细胞分泌某些细胞因子来调节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炎症反应,而病毒则可能通过抑制宿主细胞内某些细胞因子分泌而复制和繁殖。前期体内外实验研究均证实金欣口服液具有拮抗RSV作用,但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推测金欣口服液在RSV感染宿主细胞早期通过调节体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释放进而实现抗病毒作用。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通过检测RSV感染肺炎SD幼大鼠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10的变化情况,从分子的角度探讨金欣口服液对机体免疫的调节作用机制。并通过分析金欣口服液对RSV感染肺炎SD幼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10的影响,探讨RSV感染致肺炎的相关机制。本实验采用细胞培养、实验动物学、ABC-ELISA法等相关的实验技术和方法进行实验的研究。对于实验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病毒感染后机体的促炎症细胞因子TNF-α与正常组相比下降,抗炎症细胞因子IL-10的含量与正常组相比上升,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IL-10的比值较正常值降低。金欣口服液提前用药、高、中、低剂量组,TNF-α的含量与病毒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提前给药组增高最为明显,高剂量组次之。提前给药组、高、中剂量组IL-10含量较病毒对照组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利巴韦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IL-10的比值与金欣口服液的浓度比例关系不明显,其中以低剂量组最高,高剂量组次之,均低于正常组。经利巴韦林治疗后,TNF-α水平升高,IL-10的含量降低,与病毒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IL-10的比值恢复正常。RSV感染SD幼大鼠后影响机体的免疫状态,金欣口服液对于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TNF-α作为前炎症细胞因子,在RSV肺炎过程中可以通过上调IL-10的含量调节机体的免疫水平,维持免疫的平衡状态。金欣口服液在上调促炎症细胞因子TNF-α的含量的同时促进抗炎症细胞因子IL-10的释放,发挥抗病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