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C2基因突变致4例结节性硬化症儿童的临床特点分析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er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结节性硬化症(TSC)临床表现形式复杂,即使突变位点相同,临床表现也可能完全不同。基因检测可以确诊该疾病,早期发现,及时诊断及有效地治疗可以提高本病预后。本文报道了4例TSC2基因突变致TSC患儿,其中1例为TSC2-PKD1邻接基因综合征,通过分析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过,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选取4例TSC2基因突变的TSC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1例合并有TSC2-PKD1邻接基因综合征。收集详细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患儿病史,全面查体,收集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二代测序技术行TSC基因(TSC1、TSC2)检测,明确突变位点。利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LPA)技术对先证者TSC2基因进行检测,了解有无缺失片段。利用Sanger测序法对受检者及父母候选基因行一代测序验证。利用HGMD Pro及Pubmed数据库明确突变位点有无报道。参考1000Genomes、db SNP数据库,排除多态性变化。利用mutation Taster软件进行蛋白质损伤功能预测。先证者1利用Cyto One Array染色体微阵列芯片,根据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的原理(a CGH)检测全基因组DNA拷贝数变异,明确缺失片段大小。结果:先证者1为2岁3月男童,主要表现为婴儿痉挛症、皮肤脱色斑、多囊肾、高血压及感染后血尿。颅脑MRI示脑室管膜下结节,脑电图示高度失律,肾脏超声示双侧多囊肾伴双肾增大。符合TSC临床诊断中两个主要标准:1.室管膜下结节2.色素脱失斑,及一个次要标准:多发性肾囊肿。利用MLPA检测TSC2基因发现12-42号外显子杂合缺失变异,该突变未见文献报道。先证者父母及姐姐TSC2基因未发现此变异,为新生突变。染色体微阵列核型分析显示arr 16p13.3(2,113,376-2,147,267):患儿存在覆盖34kb的基因组DNA的大片段缺失,这种缺失包含TSC2外显子12-42以及部分PKD1外显子,基因诊断为TSC2-PKD1邻接基因综合征。先证者应用托吡酯治疗后仍有反复抽搐,加用雷帕霉素后抽搐缓解,双肾囊肿未见增大,肾功能无恶化。先证者2为2岁5月女童,主要表现为婴儿痉挛症、皮肤脱色斑。颅脑MRI提示脑室管膜下结节,3小时动态脑电图显示高度失律。符合TSC临床诊断中两个主要标准:1.皮肤脱色斑2.脑室管膜下结节。在受检者TSC2基因中发现c.4663-2A>G(位于编码区第4663号核苷酸的前内含子中倒数第2位核苷酸由A变为G),为杂合剪切突变,该突变目前尚无文献报道。由于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经Sanger测序显示先证者父母及哥哥TSC2基因未发现此变异,考虑c.4663-2A>G为新生突变。给予托吡酯、德巴金、雷帕霉素治疗后,患儿抽搐次数明显减少。先证者3为2岁6月男童,主要表现为婴儿痉挛症、皮肤脱色斑。脑电图显示高度失律,颅脑MRI显示脑室管膜下结节。符合TSC临床诊断中两个主要标准:1.皮肤脱色斑2.脑室管膜下结节。在受检者TSC2基因发现c.4662+1G>A(位于编码区第4662号的核苷酸后内含子中第1位核苷酸由G变为A)的杂合核苷酸变异,为剪切变异,该位点致病性已有文献报道。经Sanger测序未发现先证者父母TSC2基因存在此变异,考虑c.4662+1G>A为新生突变。给予托吡酯及泼尼松治疗后,患儿抽搐次数减少。先证者4为2岁6月女童,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心脏横纹肌瘤、癫痫发作及色素脱失斑。脑电图示右侧枕顶后颞区棘尖慢复合波,颅脑MRI示室管膜下结节,心脏超声示多发横纹肌瘤。符合TSC临床诊断中三个主要标准:1.皮肤脱色斑2.心脏横纹肌瘤3.脑室管膜下结节。在受检者TSC2基因中发现c.5246_5259del(编码区第5246_5259号核苷酸缺失)的杂合核苷酸变异,为移码突变。此突变导致第1749号氨基酸由精氨酸变为组氨酸,是首个发生改变的氨基酸,并在第21个氨基酸处停止翻译(p.Arg1749Hisfs Ter21),该突变目前尚无文献报道;c.5259+1_5259+13del(位于编码区第5259号核苷酸后内含子中1-13位核苷酸缺失)的杂合核苷酸变异,为剪切变异。经Sanger验证母亲未发现变异,先证者父亲该位点为杂合子,为家族性突变,突变来源先证者父亲。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心律,并加用雷帕霉素治疗,随访1年后心脏横纹肌瘤消失,抽搐控制。结论:1.本文明确了4例TSC2基因突变,其中arr 16p13.3(2,113,376-2,147,267)、c.4663-2A>G、c.5246_5259del为新发突变。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指南对变异进行生物学分析,上述TSC2基因突变均具有致病性。2.TSC表型高度可变,存在临床异质性。先证者4及父亲的TSC2基因发现了同一突变位点,先证者起病年龄早,病情重,先证者父亲仅有皮肤表现。3.TSC2-PKD1邻接基因综合征罕见,本文报道了国内首例婴儿期确诊患者。通过分析先证者1的临床特点,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有利于早期识别,避免漏诊。
其他文献
目的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全球每年约有160万人死于肺癌。肺癌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85%,是肺癌临床诊疗和科学研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虽然近年来肺癌的诊疗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和提高,但是由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等问题,肺癌的治愈率和五年生存率仍然很低。因此,探索肺癌复发转移的机制是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造血底物相关蛋白1(HAX-1)是由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滑膜关节慢性炎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系统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是RA患者第一位死因。RA患者发生血管钙化的机制不清,现有研究提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在血管钙化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研究发现,IL6在诱导平滑肌血管钙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机制不明。本研究旨在探讨IL6诱导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成骨样分化及钙化的跨膜信号转导机制。方法:1.体外培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脂氧素A4(lipoxin A4,LXA4)在烟曲霉菌(Aspergillus fumigatus,A.fumigatus)性角膜炎中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1)烟曲霉菌感染C57BL/6小鼠角膜,建立小鼠烟曲霉菌性角膜炎动物模型。通过ELISA检测正常组和感染组小鼠角膜中的LXA4的含量;(2)建立小鼠烟曲霉菌性角膜炎动物模型,使用5μL浓度为6μmol/L LXA4局部滴
目的:探究TAGL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作用及影响,发现与之相关的信号通路,寻找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潜在的干预治疗靶点。方法: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集自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因患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并行甲状腺切除术的100例患者的PTC组织及配对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提取RNA及蛋白,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Western blot方法分析PTC组织及其配对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TAGLN
目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AAV)是一类涉及全身多器官小血管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项研究均证实,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具有致病性,直接参与了AAV的病程。病因学研究提示,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发病与慢性支气管炎等长期慢性炎症疾病相关。本研究提出假说:慢性支气管炎炎症微环境下反复感染可通过释放NETs,胞内抗原暴露,激活免疫系统,导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产生。本研究将通过
目的:Nicotiflorin是睡莲花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抗炎、镇痛和神经保护的作用。通过分子对接显示,Nicotiflorin与肾脏组织中的差异表达蛋白具有相互作用的位点,但Nicotiflorin对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究Nicotiflorin对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诱导的AKI的影响及
背景:低龄儿童龋(Early childhood caries,ECC)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根据第四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岁、4岁和5岁儿童的患龋率分别为50.8%、63.6%和71.9%。ECC对牙齿的损伤是不可逆的,会导致急性疼痛,牙齿缺损脱落,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因此,对ECC早期诊断和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唾液是龋病发生的局部微环境,而其中的微生物和生化成分与龋病进展的空间关
目的: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睡眠问题和胃肠道问题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共患睡眠问题及胃肠道问题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更好地改善ASD儿童的临床症状。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Ⅴ)诊断标准的121例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作为ASD儿童组,正常对照组为同期内与ASD儿童组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135例正常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操作空间小,结扎精索血管束分离淋巴管困难的情况下,向睾丸鞘膜腔注射亚甲蓝后,经脐部单孔腹腔镜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并保留淋巴管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外科35例精索静脉曲张的患者。其中15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淋巴管显影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患侧均为左侧。该组患者均接受了单孔腹腔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并保留了淋巴管,术中向睾丸
目的探讨胃饥饿素(Ghrelin)在成骨细胞内质网应激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构建内质网应激模型体系:在参考文献以及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用不同浓度(0-8.0μg/m L)衣霉素(Tunicamycin,TM)处理20h,诱导MC3T3E1成骨细胞系,经CCK8的测定,明确后续研究中TM的实验浓度;(2)设立不同浓度Ghrelin预处理组(10-11、10-9、10-7mol/L),比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