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成分,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职责。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了提升国有企业效率,充分发挥各种所有制股东的作用,国有企业开始了新一轮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国家鼓励非公有资本、企业内部员工积极参股国有企业,帮助国有企业完善治理,提升绩效。混合所有制改革会导致国有控股企业的股权结构发生变化,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所带来的股权结构变化会怎么样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
本文结合中国国有企业的特殊情况,基于产权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以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对象,选取了2013年-2018年六年的样本数据,运用STATA软件,采用了多时点DID等研究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国有控股上市企业股权结构的变化与企业绩效变化之间的内在关系。
本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所要研究的内容、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第二部分为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该部分首先对本文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介绍了产权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为论文的逻辑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文献综述和研究假设。该部分总结和回顾了学者们对于股权结构、内部员工持股与企业绩效的相关研究,最后总结和回顾了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研究,并对其进行了简单评述,分析了相关研究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论文的研究假设。第四部分为实证的分析与讨论,在该部分中,本文首先对样本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然后采用多时点DID的方法对假设进行了验证,最后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实证研究发现:①国有控股企业大股东股权集中度的变化与企业绩效的变化呈现倒U型关系;②国有控股企业股权制衡度的变化与企业绩效的变化显著正相关。进一步按照股权性质分类之后,发现股权制衡度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主要来源于民营股权;③企业内部人员持股比例的增加并没有带来企业绩效的改善。第五部分为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在该部分中,首先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据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其次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本文结合中国国有企业的特殊情况,基于产权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以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对象,选取了2013年-2018年六年的样本数据,运用STATA软件,采用了多时点DID等研究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国有控股上市企业股权结构的变化与企业绩效变化之间的内在关系。
本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所要研究的内容、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第二部分为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该部分首先对本文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介绍了产权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为论文的逻辑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文献综述和研究假设。该部分总结和回顾了学者们对于股权结构、内部员工持股与企业绩效的相关研究,最后总结和回顾了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研究,并对其进行了简单评述,分析了相关研究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论文的研究假设。第四部分为实证的分析与讨论,在该部分中,本文首先对样本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然后采用多时点DID的方法对假设进行了验证,最后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实证研究发现:①国有控股企业大股东股权集中度的变化与企业绩效的变化呈现倒U型关系;②国有控股企业股权制衡度的变化与企业绩效的变化显著正相关。进一步按照股权性质分类之后,发现股权制衡度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主要来源于民营股权;③企业内部人员持股比例的增加并没有带来企业绩效的改善。第五部分为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在该部分中,首先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据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其次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