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区配电系统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meo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区配电系统是在电力系统“发、输、变、配、用”五个环节中与用户直接接轨的关键环节,是清洁能源接入的重要环节,其高质量电能的计量是用户可靠用电的重要保障。目前的台区配电系统结构模式不统一、点多面广、负荷变化频繁且配电技术存在供电质量不可靠、稳定性差、管理困难等缺陷。结合台区配电系统的实际状况及技术现状,本文研究了以配电变压器为核心的台区配电智能化系统,对其智能化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主要工作、结论及成果如下所述。  分析台区配电系统的构成及运行特点、传统台区配电系统在设备和关键技术上的缺陷,设计了最优的台区配电系统的总体方案及网络拓扑结构。  研究基于单位功率因数(UPF)算法的电能质量监测方法,通过Matlab仿真和实验室试验,证明该方法能实现基波电能与谐波电能的有效分离。  研究通过检测系统畸变率(谐波/基波)的方法来判断系统中是否发生谐振,当产生谐振时以切除电容器的方式来消除谐振,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此方法能达到无功补偿中谐振抑制的目的。  研究基于灰色理论的负荷预估算法,实现配电系统中台区高峰用电量的预测及年用电量的预估,通过对某台区年预测用电量及实际用电量的比对分析,表明了灰色理论能够对台区负荷进行正确的预估。  设计了台区配电智能化系统,以DSP+MCU结构为核心的智能测控终端,通过无线ZigBee模块与用电户进行下层通信,实现集抄电量;通过无线GPRS模块与管理中心PC机进行上层通信,实现数据实时远传及监控管理。  通过在广东电网公司江门供电局进行的现场实验表明,其测量精度高(电流、电压误差均不超过±0.3%,其他参数测量误差不超过±0.5%),保护功能完善。设计的台区配电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无功补偿及谐振抑制效果显著;基波谐波电能分开计量方法有效可行,大大提升了电能质量的可靠性;网络通信可靠。本课题研究的台区配电系统提升了低压配电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增强了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不断与智能电网的要求接轨。
其他文献
随着移动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导航技术已经成为反映移动机器人智能化的关键技术。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工作在复杂、恶劣环境下的特种机器人,该类机器人在环境感知方面存在两个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全社会的生产能力不足和商品短缺的现象逐渐改变。“产品”的主导地位逐渐被“客户”所替代,在这种背景之下,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
在压水堆核电厂发生严重事故时,堆芯内金属构件的氧化以及堆芯熔融物与混凝土反应会产生大量氢气。氢气在输运过程中会和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在安全壳部分空间形成可燃混合气体。
指纹采集技术是指纹识别技术中最为关键技术之一。随着指纹传感器的飞速发展和性能的不断提升,以及指纹识别技术发展与应用,高质量的指纹采集技术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微小型机电器件涉及不同组成材料、加工工艺以及不同的组装技术等,一次加工成型往往不可行,多是由尺寸小、强度和刚度较低的微小零件组装而成,且装配精度比较高。微型零件的胶粘接技术因其具有较低的应力和温度,成为微型零件的重要装配技术。同时,胶粘接装配过程中,由于各微小零件热膨胀系数的不匹配,会导致微小零件的内部产生应力,影响整个装配器件的使用性能和可靠性。为减小或者避免装配引入的应力、优化器件的制作,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