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拉”们的出走和出走以后——新时期女性文学中关于婚姻情感问题的文化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几十年来,女性文学研究在中国已然成为一门显学。有关这方面的论文和专著非常之多,它们多数是从女性身份、性别、地位等角度进行的研究,但对于女性文学中婚姻情感问题的研究所占比例不多。自“五四”以来,“娜拉出走”一直是女性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今日,尤其是新时期以来,女性作家更加关注“娜拉出走”以后的命运。本文以婚姻情感问题在女性文学作品的表现为出发点,对主流男权话语影响下的女性文学观念进行文化阐释,试图表现新时期女性文学反映“娜拉出走”以后婚姻情感的主题,在对这样一系列作品傲一整体性勾勒和概括基础上,以文化研究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方法来揭示女性从婚姻中“出走”的原因和“出走”以后的命运。 第一章论述了新时期女性文学涉及女性“出走”的诸多原因:或因为丈夫的背叛;或是“男子汉”在她们的理想消退;或是家庭和事业不得兼顾,而选择了前者;或对男权文化中的“婚姻模式”产生了抵触与质疑;或被物欲诱惑,追求一时的享受。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女性作家在书写“出走”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无可奈何的情绪。 第二章论述了新时期女性文学涉及到女性“回来”的作品究其原因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出走”的女性为家庭放弃事业“回来”,最终婚姻却摇摇欲坠;部分女性当初为与丈夫能站在同一地平线上而“出走”,在事业的打拼过程中无可避免地被“雄化”,事业有成却“回来”不了;一些女性认为婚姻的平淡消解了爱情的炽热,为追求爱情而“出走”却发现大爱无言。 第三章论述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婚姻情感方面,女性选择逐渐多元。前卫叛逆的女性追求个体的解放,极力张扬自我。这些形象被以陈染、林白等为代表的女性主义作家塑造出来,她们与传统分庭抗礼,奏响了与父权制社会不和谐的旋律。具有鲜明特色的新女性形象“浮出地表”,她们不再依恋“家”,不再沉溺婚姻和情感的狭小空间,同时对性爱主动追求、尽享着性爱带来的快乐。 新时期以来,在文学世界里,女性的婚姻情感错综复杂,笔者认为只有建立一种不带偏见的“双性文化”,女性才能在婚姻情感真正实现自由、平等,充分展现自我。
其他文献
本文对亚里士多德的闲暇观进行了分析。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美学和伦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在他的《尼克马克伦理学》和《政治学》中指出闲暇是全部人生的唯一本原,幸福存在于闲暇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汪曾祺是一位有着高度“民间”意识的知识分子,其独特的民间价值创作理念成为文学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其遵从民间底层大众利益为本位的价值立场和以民间
为减小高效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换热器受热面热偏差,通过60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实炉试验,分析了外置换热器的热偏差特性.结果
在日本现代文学史上,川端康成在小说领域取得的成就不容忽视。他的创作从追求西方新潮开始,到回归传统,最后在东西方结合的坐标轴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如果我们从总体上审视川端
本文以现代汉语“V上”、“V起”、“V下”、“V出”、“V开”、“V进”、“V回”七组简单趋向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借鉴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对七
产品的属性(Property)是指产品或事物自然具有的构成质与量的元素,它包括产品质量(PrOduct Quality)、产品特征(Product Characteristics)、产品风格(style & Design)三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