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近些年来,得到了持续高速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人的居住条件在经济发展和房改推广的过程中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然而在我国房地产业飞速发展的同时,房地产价格却违背供求实际非理性持续上涨。部分研究者将这种现象归纳为中国房地产市场中的“经济学悖论”。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面临严重威胁。要解除威胁、实现房地产市场的理性发展,当前首要的就是判定其发展态势如何,这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着重从政府治理的角度来研究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态势。政府治理涉及到市场、政府、社会三个实体,强调了政府与社会的互动,强调国家权力向社会回归,即“还政于民”;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强调合作精神。房地产市场理性发展是指以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观念为指导,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充分调解各房地产中各个交易主体需求,充分体现房地产经济、社会、自然、文化等要素价值,实现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从政府治理的视角出发研究房地产市场的理性发展,就是在强调多元化主体的前提,在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程中各个交易主体——政府、供给者及其它供应者、中介机构、消费者能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政府政策的指引下理性决策,实现多赢的局面。本文先是梳理了房地产市场理性发展涉及到的基本理论,尤其是土地区位理论、房地产市场经济理论、房地产市场投入—产出理论、房地产市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态势判定提供理论依据。其次,本文总结了房地产市场理性发展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指标体系,然后运用这些原则和指标体系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进行评价,得出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处于非理性发展阶段的结论。其次,本文介绍了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详述了房地产市场的主体——政府、开发商、中介机构、消费者——的种种非理性行为及其原因。再次,本文选定了国内内房地产市场中的典型国家和地区,分析了他们的国内外背景、采取的相应政策、政策的成功所在,可供我国借鉴之处,为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理性发展提供经验借鉴。最后,根据结论,在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各个主体理性决策的前提下,进行房地产发展的理性探索,形成共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