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ALT、HBeAg、HBV DNA和乙肝病毒大蛋白(HBV-LP)含量的相关性,探讨HBV-LP在乙型肝炎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烟台市传染病医院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100例。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0周、12周、24周、36周采集空腹静脉血液5ml,分离血清,-20℃低温保存。对照组为50例健康体检者,乙肝五项检测结果为全阴性,ALT水平在正常范围内,且无HAV, HCV, HDV, HEV, HGV感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HBV-LP和乙肝两对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定量检测HBV DNA,采用χ2检验比较各种检测指标的阳性率,HBV-LP的组间差异采用方差分析,HBV-LP的吸光度值与HBV DNA的含量的相关性采用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对100例CHB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前的血清进行检测,HBV-LP的阳性率与HBV DNA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χ2=5.24, P>0.05),与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的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χ2=30.55, P<0.05)。在HBeAg阳性组和阴性组中,HBV-LP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方差分析显示不同HBV DNA拷贝组的HBV-LP吸光度差异显著(P<0.01)。对HBV-DNA拷贝数的对数值与HBV-LP吸光度作相关与回归分析, r=0.8564,回归方程为Y=0.2211X-0.2945,P<0.05,表明HBV-LP含量与HBV-DNA拷贝数具有正相关关系。对照组HBV DNA、HBeAg和HBV-LP均为阴性。接受抗病毒治疗后,HBV-LP的阳性率明显高于HBV-DNA的阳性率,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B患者血清中HBV-LP的含量与HBV DNA的拷贝数具有正相关性,能够反应CHB患者尤其是HBeAg阴性的患者HBV的复制情况;在不能开展HBV DNA检测的医疗机构,HBV LP可作为代替HBV DNA反映HBV复制情况的新指标。在抗HBV治疗过程中,HBV-LP的消退迟于HBV DNA和HBeAg。当HBV DNA阴性或低水平时,可将HBV-LP用作抗病毒治疗患者的治疗终点判定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