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占据能源结构比例的70%。但是由于我国煤矿行业信息化水平落后,90%的煤矿还是采用井工开采的方式。加上我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导致煤矿事故频繁、伤亡人数多。加快煤矿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构建数字煤矿,实现矿井的本质安全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作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信息一地理信息的集成与管理是构建数字煤矿所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在煤矿的信息化进程中,企业各部门纷纷根据自身需要形成了采集、处理数据的异构软件平台。由于信息化水平的不均衡和空间数据格式的差异,这些异构平台无法实现空间数据的共享与互操作,导致同一地理对象的重复异构描述、资源浪费和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基于此,本课题在镇江中煤电子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项目的资助下,研究并构建了数字煤矿地理信息共享平台来解决地理信息异构和“空间孤岛”问题,实现煤矿企业各部门地理信息的无缝集成和网络化共享,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安全生产。
论文首先分析了数字煤矿地理信息共享的功能需求,确定了平台的空间数据集成模式,结合数字煤矿的具体需求,构建了数字煤矿地理信息集成共享平台的框架,并详细描述了该系统的层次结构和功能实现机制。
其次,详细阐述了实现数字煤矿地理信息共享的几个关键技术:基于GML的异构空间数据集成;基于WebService的空间数据服务封装与访问;将Agent技术融入Web空间服务的空间数据智能查询技术,这是全文的创新之处,通过对两技术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深入研究,设计了技术融合方案,并构建了基于WebService和Agent的数字煤矿空间数据互操作集成系统。
再次,以前面几章理论研究为基础开发了基于J2EE架构的原型系统,实现并验证了笔者提出的数字煤矿地理信息共享平台集成框架的功能实现机制。
最后,总结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技术成果,并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