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引发及抗寒剂处理对水稻种子发芽及幼苗抗寒性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ieDa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以四个早稻品种(加育948、中组1号、浙农8010和浙农921)为材料,研究了沙引发及两种自配抗寒剂(抗寒剂B和C)处理对水稻种子室内发芽、幼苗素质和幼苗生理活性的影响:6℃低温逆境条件下,两种种子处理方法对幼苗抗寒性及生理活性变化的影响。探讨了抗寒剂处理对加育948和中组1号田间秧苗素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室内试验中,沙引发和抗寒剂浸种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四个水稻品种的发芽率,同时还提高了四个品种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两种方法处理种子后,四个品种幼苗的根K、根数和根干重显著高于对照。沙引发后幼苗的苗高显著增加,抗寒剂处理后幼苗的苗高除抗寒剂C处理的加育948比对照高,但没达到显著水平,其余的处理均比对照矮。两种种子处理方法提高了四个品种种子p-淀粉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其中p-淀粉酶活性达到显著水平,显著提高了幼苗的叶绿素及可溶性糖的含量。沙引发后幼苗脯氨酸的含量显著高于两个对照(水浸种和干种直播),抗寒剂处理后,中约1号和浙农8010的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两种种子处理方法显著提高了四个品种幼苗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在田间苗期试验中,抗寒剂处理后幼苗叶绿素含量、幼苗根数、苗干重、基部宽和叶数都有增加的趋势;两种抗寒剂处理显著提高了两个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抗寒剂C处理后中组1号的出曲率显著高于对照。抗寒剂C处理后两 品种的幼苗可溶性糖含举均高丁抗寒hlJ B处理,其中中组1号达到显著水平。 低温逆境后,幼苗叶绿素含量比逆境前降低,止常温度卜(30oC)恢复生K 3 大后叶绿素含量又增加,经沙引发及抗寒剂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增加较快。幼苗i 脯氨酸利可溶性糖的含量在低温逆境卜提高,止常温度h恢复生长三天后含量 继续提高,沙引发和抗寒剂处理后提高比对照快:幼曲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 趋势类似于脯氨酸和可溶性糖。两种抗寒$J中抗寒剂 C处理的抗寒效果好于抗 寒剂B处理。
其他文献
台车式燃气热处理炉以产品设备和压力容器焊后去应力退火和温卷前加热为主;热卷、热压成型前的热处理、热校以及工件的正火为辅。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概述热处理炉的发展
自从七十年代初期Wallace G.Dow提出成油体系(petroleum system)以来,成油体系已成为含油气盆地勘探的有效评价方法。而成藏动力学系统(Dynamic System forForming Reservoir)
选材是运动训练过程中一个重要而关键的环节,体型又是选材过程中一个因素。本文采用实地测量方法,测量了参加甘肃省第十届运动会短跑项目的所有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一些体型指标
产业投资结构优化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同时也会影响区域国民经济的运行
基于分解方法,把中国各省域1985—2008年间不同时期的工业能源消费强度变化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结果表明: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在不同省域及不同的
本文综述了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发病机理、药物治疗概况以及白芥子(seedsof Brassica alba)的药学研究概况,报道了白芥子各成分的提取、分离、含量测定、白芥子抑制前列腺增
液压集成块设计是液压控制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液压集成块CAD技术的研究一直是液压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基于板式液压集成块的传统设计方法,综合应用特征技术、数
本论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工业工程、人机工程学有关工作研究、方法研究、劳动定额、模特排时法等理论和方法,在分析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在工业工程方
水资源是21世纪的战略资源,提高农业部门水资源利用效率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论文利用"一步法"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评估了新疆地区806户棉农的棉花
现今出租车价格已成为居民日常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已有很多专家对此问题展开了讨论。协调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关系成为交通运输市场是否和谐的关键。本文系统的分析了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