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综述了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发病机理、药物治疗概况以及白芥子(seedsof Brassica alba)的药学研究概况,报道了白芥子各成分的提取、分离、含量测定、白芥子抑制前列腺增生的有效部位、有效物质的筛选及作用机理的研究结果。 建立了白芥子各类物质的最佳提取条件。 从白芥子提取物中分离得白芥子苷(sinalbin)、白芥子碱(sinapi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白芥子β-谷甾醇含量,采用气相色谱法(GC)、气质联用技术(GC-MS)分析测定白芥子脂肪酸成分与含量,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白芥子中氨基酸的成分与含量,采用硫酸钡沉淀法测定白芥子苷含量,采用双相滴定法测定白芥子碱含量。 以外源激素诱发的去势小鼠前列腺增生为动物模型,初步确定了白芥子抑制前列腺增生的有效部位和有效物质。 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肉芽组织增生、酸性磷酸酶活性、5α-还原酶活性等方面,探讨白芥子主要化学成分抑制前列腺增生的作用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