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大遗址保护被纳入建设文化强国的国家战略,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的成立给荆州带了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为荆州大遗址保护与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秉承“科学保护大遗址,全民共建惠民生”这一大遗址保护荆州高峰论坛的主题,在科学保护大遗址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大遗址,成为荆州片区保护工作的难题。本文在详细研究了大遗址相关概念、国内外研究动态、国内外遗址特点及保护方式、荆州片区大遗址概况、大遗址空间格局所反应的楚人思想理念、大遗址美学意向、大遗址评估体系及目前荆州片区大遗址保护存在的难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荆州片区大遗址保护的双核心动态循环模式:“规划与利用”双核心——针对大遗址片区不再延续单一的考古保护单核心模式,而是采用“保护与规划利用”双核心保护模式,通过反规划及生态的方法建立一个考古保护、科学规划、合理利用三者相互支撑、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循环体系,从而实现对大遗址的动态保护,在着重保护的基础上努力探寻新的利用方式给大遗址注入新的生命力使其获得发展;“文化旅游及现代商业”双核心——荆州应利用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成立带来的机会,形成拥有“文化旅游核心”及“现代商业核心”的动态循环双核心城市结构。通过有机结合遗址片区楚文化旅游与荆州古城三国文化旅游,建立荆州区“文化旅游核心”,实现区域基础设施集约化使用、旅游资源规模化利用,丰富文化旅游内容,增强竞争力,同时为城市发展带来丰厚的旅游收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影响力,从而支撑城市中心“现代商业核心”的建立,而当“现代商业核心”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为“文化旅游核心”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技术、资金、人力等方面的保障,如此形成的动态循环城市双核心结构将使得城市生态、经济等各方面将得到极大发展,从而达到大遗址保护利用惠及民生的目的。文章最后通过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的核心遗址——纪南城保护利用规划论证双核心动态循环模式,指出双核心动态循环模式能很好的满足大遗址保护与利用并重的要求,达到惠及民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