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篮世界杯是世界女子篮球的顶级赛事,世界女子篮球技术逐渐向男子化发展,要求进攻速度快、投篮命中率高、战术打法简单高效。本届世界杯,中国女篮在“大换血”的情况下,战胜了日本、加拿大等强队,取得了第六名的好成绩。从本次比赛看到了中国女篮未来的潜力,但中国队与世界强队在进攻上仍有较大差距。为此,本研究运用了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国队与四强球队在进攻技战术上进行对比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球员偏年轻化,特别是在后卫线上与四强球队在年龄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国球员进攻方式单一,掌控比赛能力较差,失误较多,但拥有较强的进攻冲击力和充沛的体能。中国队是所有队伍中平均身高最高的球队,在身高上占有一定的优势,与强队在内线对抗时,缺乏进攻手段,终结能力较差。2.在各项得分方式上与四强队伍没有明显差距,各项投篮方式的命中率均逊色于四强球队,尤其是罚球命中率低于四强球队,且明显不如美国队。在进攻篮板球数和失误数与四强球队不存在明显差距,在助攻数上明显少于美国队和比利时队。3.在小组赛中,中国队在快攻发动次数和成功次数均明显低于美国队,在快攻成功率上不如四强球队。而在小组赛后的比赛中,中国队在快攻成功率上明显高于澳大利亚队。在快攻发动形式中,中国队拼抢后场篮板球次数明显多于比利时队,这体现出中国队的身高优势;中国队的抢断次数明显少于美国队和西班牙队。在快攻推进阶段,中国队运用个人突破的次数明显少于西班牙队;中国队运用长传推进快攻的次数明显多于四强球队,且远多于比利时队。在快攻结束阶段,中国队运用三分球远投的次数明显逊色于美国队和比利时队。4.在小组赛的衔接进攻阶段,中国队的进攻成功率明显低于美国队。在小组赛后的衔接段进攻中,中国队的进攻成功率远低于比利时队。在衔接段进攻发动阶段,中国队运用个人单打的次数明显少于美国队。在衔接段进攻的结束阶段,中国队在中距离投篮次数和三分球投篮次数均少于美国队。5.在阵地进攻中,中国队与四强球队主要运用2-3落位、3-2落位和机动落位阵型,除此之外,中国队还频繁运用1-2-2落位阵型。在基础配合运用中,中国队与四强球队在突分、策应和传切配合中均存在差距,但在统计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掩护配合的运用上,中国队明显多于澳大利亚队且远多于美国队。在阵地进攻结束上,中国队中距离投篮次数明显少于西班牙队。可见中国队落位阵型选择较多,且在阵地进攻中队员之间大量运用掩护配合,但其他配合运用较少。6.在阵地进攻战术布置中,美国队与澳大利亚队的战术简单有效,且她们的内外线进攻能力较为均衡。西班牙队、比利时队和中国队的战术布置较为复杂,但选择性较多,此三队较为偏倚外线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