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草原虎纹青铜纹饰研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5423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铜至早期铁器时期的中国北方草原在北方民族史上具有变革性的意义。气候环境的转变促使了生业方式的变革,畜牧业从原始农业中分离,早期骑马民族诞生;文化艺术上,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特征的北方草原青铜器艺术也在此时产生、发展并走向繁荣,形态不一的动物纹造型是北方草原青铜器最醒目的文化标志,以它为核心的青铜文化还包含了与域外、中原民族的文化交流与互动。然而笔者发现,在已有的研究中,从艺术研究的角度对动物纹进行的关注还不够深入。因此,笔者试图在此领域做出粗浅的探索。本文选择在草原动物纹中出现频率较高,艺术表现最丰富,而且也是在所有关于草原青铜器的研究中最不被忽视的一个图像——“虎纹”作为对象,对其进行图像学的分析及相关文化内涵的探讨。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选题的缘起和背景、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简述了相关的研究方法;梳理界定了相关概念;对相关的研究现状作了综述。第一章主要概括了北方草原青铜器生成的地域环境及创造草原青铜器的历史人群和当时的经济形态等人文背景;此外本章还对草原青铜器动物纹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探讨了学界存在的对我国北方草原青铜动物纹饰历史源流的一些看法和观点。第二章首先详细梳理了目前虎纹青铜器的主要出土地区及出土种类等基本情况;对青铜器上的虎纹形象进行了类型学的划分;随后文章结合历史发展线索重点对虎纹的演变历程进行了分析。历时地看,虎纹装饰特征的发展从单一粗率到纷繁多元,最早出现于内蒙古东南部的夏家店上层文化并逐渐影响至河北等地;此后虎纹逐渐向西传播,这一过程中内蒙古东部的毛庆沟文化是其实现转变的重要地区,虎纹由早期的以伏卧为主的动态开始向伫立、咬斗等动态和内容发展;随着匈奴在北方草原兴起,虎纹在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及甘宁地区达到鼎盛,这时的虎纹更多地表现了与欧亚草原青铜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最后随着中原与游牧民族政治力量的变化,自两汉始以虎纹为主的草原动物纹饰逐渐走向衰亡。第三章分为本体研究和文化阐释两大块,本体研究一部分主要对虎纹的艺术表现规律和艺术风格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文化阐释一部分结合北方民族史和虎纹本身特点认为虎纹在北方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中被作为灵性的生命体看待,其承载了巫术、象征和认同等文化功能。北方草原青铜器是我国古代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苍劲洗练,带有野性气息的原初风格在我国青铜艺术史上独树一帜。以虎纹为代表的草原风格动物纹饰是草原民族在观察自然、感受自然和理解自然的过程中内心情感的真实再现,它们不仅展现了古代北方草原生机盎然的生活图景,其独到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还充分彰显了缔造这些艺术的草原民族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审美情趣。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学生识字的主要途径,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有利于巩固语文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对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阅读能力和
体育学习评价是检验体育学习效果的标尺,更是激励学生积极锻炼的手段.通过对我国学校体育学习评价发现状的分析与研究,结合国内外教育改革理念,提出我国体育学习评价发展的方
现在,在干部队伍中存在着道德滑坡、道德失范等现象,特别是极少数党员干部暴露出的人格扭曲、道德败坏、腐化堕落等问题,要求我们必须把加强道德品行教育的任务突出地提上干部教
<正>浙江省的村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最早始于2011年,当时选定了平原、丘陵、山区等类型区的4个试点,完成了规划编制方法及编制成果的探索研究。安吉县南北湖村是《浙江省村土地
在位于湖南省西部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州府小城吉首,每逢正月初三的时候,街头都要经历一场规模盛大的游行。在游行的队伍中,观众们可以看到舞龙耍狮的绝活,可以看到气势
教育是一种情感艺术, 怎样才能使教师和学生情感沟通, 达到教育的目的, 把学生塑造成为具有远大理想, 高尚道德的英才, 班主任的正确工作方法和手段在教育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及节能减排的开展,相比其他新能源风电清洁无污染,技术发展比较成熟,投资灵活,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众多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支
CNG市场由于国家政策导向,强制性环保要求和持续上涨的成品油价格,刺激CNG市场呈跳跃式发展态势,在进入CNG项目上竞争激烈,项目融资额度大、影响因素多,已成为CNG项目中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