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庄子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不同的研究者因视角的变化也能窥见不同的庄子;“谐”是人类社会的一种较为原始而普遍的文化现象,也是一个具有理论张力的概念。本文试着从语言学、社会学、美学三个角度对庄子之“谐”进行解读。引言部分简单回顾了以往研究者对该主题的研究情况,发现前人对庄子之“谐”的阐释都过于单一化,无法穷尽其所蕴含的丰富意义。第一章是庄子之“谐”的多重界定。本章通过相关概念的梳理考察了中国文化语境中的“谐”;并对西方美学视域中的“谐”进行了理论观照;最后整合中西两种视域,分别从语言学、社会学、美学等三个维度对庄子之“谐”进行具体界定,为后文的三重解读打下基础。第二章从语言学之维进行解读,认为庄子之“谐”是一种与“庄语”相反的特殊言说方式。道言悖论是庄子“谐”言之缘起,而“说不可说之说”是促使庄子走向“庄语”之反的最终原因。主体部分对庄子“谐”言的具体形式——“三言”作了阐释,最后论述了庄子特殊言说方式在文化、文学及生存论上的意义。第三章从社会学之维进行解读,认为庄子之“谐”实为一种“内庄外谐”的处世之道即“游世”。在本章中,笔者论述了“谐”的社会功能,对庄子“游世”的时代背景作了说明,重点阐发了庄子“游世”的理论前提、实质及意义。第四章从美学之维进行解读,认为庄子之“谐”是一种幽默诙谐。本章运用西方美学的相关理论,结合《庄子》文本,从类型划分、表现技巧、形成原因三个方面对庄子之幽默进行了全面的阐发.最后简要论述了庄子之谐的式微。结语部分对三重解读之间内在关联作了论述,并指出“游戏”是庄子之“谐”一以贯之的精神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