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有相关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s)在体外诱导可分化为神经元细胞,所以普遍认为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修复脊髓损伤部位的神经功能,其作用机制与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神经元从而替代坏死的神经元和分泌神经营养因子有关。有研究报道性别对脊髓损伤的预后和神经功能的恢复进程有显著影响,雌性发生脊髓损伤后症状往往比雄性的轻微,随后孕酮即在这项性别差异性研究中受到关注。目的:本实验探讨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应用孕酮对大鼠脊髓损伤修复的协同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又分为无治疗组、孕酮治疗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组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应用孕酮治疗组)。用改良的Allen’s法建立脊髓损伤(SCI)模型;孕酮(8mg/kg)在脊髓损伤后第1-5天通过腹腔注射方法给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其损伤后0h移植到损伤得局部;脊髓损伤术后第0、3、7、14、21、28天用BBB评分法评价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脊髓损伤后第0和28天局部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髓磷脂碱性蛋白(MBP)和生长相关蛋白GAP-43的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孕酮或BMSCs移植单独应用均可以有效促进大鼠后肢功能的恢复,二者联合运用效果更好。RT-PCR和Western-Blot结果显示脊髓损伤组第0天局部组织BDNF、MBP和GAP-43的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脊髓损伤后第28天孕酮治疗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组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应用孕酮治疗组较脊髓损伤无治疗组明显升高,应用孕酮联合BMSCs移植治疗组的表达水平最高。结论:单纯孕酮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均能促进SCI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其机制之一可能是上调损伤局部BDNF、MBP和GAP-43的表达水平,促进髓鞘和神经元再生,两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