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两种牵引气囊导尿管方法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术后患者的止血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为寻求止血效果好、并发症少的尿管牵引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根据标准纳入2017年07月~2018年7月期间的80例在泰兴市人民医院行TURP的患者,手术结束后,患者均立即行尿管牵引。按住院期间尿管牵引的方法将患者分为甲组腹股沟区牵引法(40例)和乙组橡皮筋牵引法(4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由患者及家属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患者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由同一医生完成TURP;冲洗液的类型、速度和用药在术中术后均相同。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采用膀胱痉挛症状评分表评分(BSSS)来量化两组患者膀胱痉挛的程度;各自测定并记录两组患者4个时间段(术后6h内、术后6h~12h内、术后12h~18h内、术后18h~24h内)膀胱冲洗液中的平均红细胞计数比较牵拉后止血效果;比较相关并发症(尿道外口压迫性损伤、下肢静脉血栓、压疮/红)的发生率;并记录所有患者手术时长、切除前列腺组织的重量、冲洗液的总用量、术后膀胱冲洗液转清亮的时间及术后住院总天数,最后进行两组数据的差异比较,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橡皮筋法在术后焦虑和膀胱痉挛程度优于腹股沟区法;2.腹股沟区法和橡皮筋法患者术后膀胱冲洗液中的红细胞计数均随时间过渡逐渐减少,差异有可比性(P<0.05);3.橡皮筋法患者在术后24h内的4个时间段内,冲洗液中红细胞计数均明显低于腹股沟区,差异有可比性(P<0.05);4.橡皮筋法患者的膀胱冲洗液的总用量及术后住院总天数均较腹股沟区法少(P<0.05),术后膀胱冲洗液转清亮的时间较腹股沟区短(P<0.05);5.并发症中尿道外口压迫性损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静脉血栓及压疮(压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研究表明术后24小时橡皮筋牵引尿管法具有舒适度高,并发症少,有效减少TURP术后出血。2、本研究表明TURP术后应用橡皮筋牵引尿管法可使膀胱冲洗液的用量减少、患者住院天数缩短,值得在TURP术后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