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波包神经网络的虹膜分类算法的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heng0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生物识别的个人身份认证技术将传统的安全技术推向新的高度。基于虹膜的身份识别作为一种高度可靠的非侵犯性生物特征识别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虹膜识别系统一般由图像获取、虹膜定位、归一化及图像增强、特征提取和匹配识别几个部分组成。本文在总结目前虹膜识别关键技术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图像处理、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就虹膜识别中的虹膜定位、归一化及增强、特征提取及分类决策问题展开探讨,提出自己的一些改进方法并进行实验对比,对进一步研究虹膜识别技术有一定的借鉴作用。1.在虹膜图像的预处理阶段,采用改进的Canny边缘检测加Hough变换法定位虹膜内外边界,同时也研究了文献中常用的固定区域剔除法分割眼睑及睫毛的不足,采用阀值法剔除睫毛的方法,从而达到有效剔除干扰。最后,采用极坐标转化法对虹膜进行归一化以达到尺度不变性,同时利用改进的直方图均衡化对虹膜区域进行均衡化处理,以增强虹膜特征区域的对比度。2.在虹膜特征提取方法中,根据虹膜纹理特征的“内多外少”的分布特点,为了更有效的表达虹膜纹理的特殊性,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基于“加权统计”的神经网络虹膜识别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同时提出自己的一些改进方法并进行实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了其优良特性。3.为了融合特征提取与分类识别的相关性,文中提出了紧致型小波神经网络的虹膜识别算法,提高虹膜识别的自适应学习的分类机制,在本文的最后针对Gabor滤波器的信号处理中的不足,采用Gabor基函数变换的算法提取虹膜的纹理信息,基于Gabor小波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技术,提出了基于Gabor小波神经网络的虹膜识别算法。通过自适应寻优而确定一组能达到最佳识别效果的参数来指导虹膜特征的提取和分类。最后,利用CASIA虹膜库中的420张图片,对不同方法进行了实验对比,讨论了训练的几个参数对识别结果的影响。文中提出的Gabor小波神经网络的虹膜识别方法显示了较高的识别率和识别速度,及较高的自适应性。4.在分类决策中,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基分类器的集成分类器的思想。可以根据基分类器分类识别结论形成组合的分类决策规则。最后形成综合指标输出,以此来提高虹膜分类机制的鲁棒性,达到提高识别率的目的。
其他文献
在日趋智能化的时代,科技将人类的生活方式不断革新,作为一种新型载人载物工具,两轮自平衡小车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中。除此之外,其具备的独特性能,如结构简单、灵活性高、
网络控制系统是控制学科、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综合应用。然而,在网络控制系统中,仅仅以传统的方式考察系统性能是不够的,网络资源的利用和网络任务的调度都会影响网络控制系
本文运用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翼型绕流的电磁力优化控制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基于DSP系统的翼型运动控制装置的优化设计采用TMS320F2812(DSP芯片)
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问题,新能源的发展与应用受到各国政府及学者日益广泛的关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清洁环保、节能高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燃料电池的
配电网规划是电力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寻求最佳电网投资决策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中压配电网规划是根据变电站的容量及用户的负荷容量,设计最佳的网络结构,给用户提供长期稳定、并能满足用户需求的电能。其涉及线路的辐射状、网络损耗、供电可靠性等约束,是一个非线性、多目标、多约束问题。在分析和研究国内外配电网络规划方法的基础上,针对配电网络的辐射型、连通性特点,本文对基本的
指针式万用表表壳图像的自动处理和识别,是基于机器视觉的指针式万用表的自动检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机器视觉、图像处理等技术实现了指针式万用表表壳图像的
移动Ad Hoc网络是一种不依赖于固定基础设施,多跳、自组织的无线网络,由于其组网方便、高抗毁性、抗故障性等特点,近年来一直为无线网络研究的热点。目前,该网络还不能完全实用,大
高速光纤通信(大于40Gb/s)成为了近年来热门的研究课题,全球光纤光缆及光网络设备市场也一直保持着飞速的发展。随着远距离和高速通信系统的发展,光纤通信中不被关注的偏振模
近年来电力电子技术发展中提出的三电平变换器,由于其开关管的电压应力为输入直流电压的一半,非常适用于高输入电压、中大功率的应用场合。部分三电平变换器在降低开关电压应力
传统运动控制系统中信息的传递途径和对信息的处理手段比较有限。现场总线开辟了一个新的通道,通过这个通道能够实现全数字化、双向的信息传递,基于现场总线规范建立起的控制系统能够及时将信息传递给各种数据显示、数据处理设备,也能够实现设备资源的统一化,提高设备利用率。本文以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为背景,致力于将现场总线技术运用到运动控制系统中,建立起PC机与DSP控制器之间的通讯接口,实现通过PC机人机交互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