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科学合理实施医院综合目标管理体系,提高运行效率和医院效益,是医院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适应国家行业政策的调整,科学地、规范地推进医院综合目标管理指标体系建设,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本研究以某综合三甲医院为研究对象,采用专家咨询法选择该医院的综合目标管理指标体系中具有代表性、可操作性的绩效指标,探索改进相关指标对医院管理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于2018年1月开始进行现场调研,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以及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等,针对医院门诊流程优化、加强手卫生管理和加强危重病种监测三方面进行改进措施前后的解析。结果:结果表明,门诊流程优化后,在门诊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实施门诊流程优化能够缩短患者的候诊时间和缴费时间,患者非医疗等待时间明显减少,实施前后两组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手卫生管理后,比较改进前后两个阶段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采用皮尔森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危重病种监测管理后,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例,将其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指标进行改进措施前后的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之后通过SNK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加强危重病种监测管理前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下降。结论:在医院现有硬件设施、人力资源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加强门诊流程优化、手卫生管理和危重病种监测管理等流程与环节的管理,能够减少资源浪费,直接或间接降低成本,验证了改进综合目标管理指标体系对样本医院管理的促进作用,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综合目标管理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评价体系,任何时期的考核指标都是具有相对合理性,未来仍需要持续改进,适应医院管理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