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福建、湖北、云南三个产区2008年C3T烟叶样品为基础,对烟叶中致香物质产区间的差异及特点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分析。通过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共定性51种致香物质,并对产区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性的18种重要致香物质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比较各个产区致香物质种类及含量的差异,研究致香物质与常规化学成分的简单相关、致香物质与感官评吸质量的典型相关,基本明确了福建、湖北、云南三个典刑产区烟叶中致香物质的特点,以及致香物质对烟叶品质的影响。希望以此为卷烟工业企业合理利用烟叶原料资源科学配方,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参考;为产区进一步改善烟叶的香气质量,整体提升烟叶品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不同产区致香物质的特点及差异在不计算含量较高的新植二烯和非挥发酸类致香物质的情况下,湖北的致香物质总量最高,福建次之,云南致香物质的总量最低;云南的新植二烯和非挥发酸类致香物质含量最高,湖北略低于云南,福建新植二烯的含量最低是云南的80%,而非挥发酸类致香物质只有云南的50%。致香物质中除醛类总量、氮杂环类总量差异较小以外,其它类致香物质在三个产区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云南致香物质中的酸类、醇类化合物明显高于福建,是它的2倍有余,但羰基类、酯类化合物的含量较低;除挥发性酸类致香物质较低,湖北其它类致香物质的含量都接近或略高于平均值;福建的羰基类致香物质含量高于其它产区,其它类致香物质的含量接近或低于平均值,尤其是非挥发酸类、醇类只为该类化合物平均值的69.7%和74.4%。2、致香物质与化学成分的关系化学成分中的还原糖、总糖在一定含量范围内,与多数致香物质及总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只有福建产区烟叶的还原糖指标与致香物质的相关性不显著;不同产区中总氮、烟碱在一定含量范围内,均与多数致香物质及总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只是相关系数有区别,云南产区的总氮、烟碱与致香物质的相关性更强:福建产区、湖北产区的烟叶钾含量与致香物质呈极显著止相关,而云南产区这两组指标相关性不显著,且云南产区烟叶钾的含量也是三个产区最低的;氯与多数致香物质的相关性不显著,只是在云南产区氯元素与致香物质中的氮杂环类化合物存在极显著负相关。3、致香成分与感官评吸的关系致香物质与感官评吸指标间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其中对香气质、香气量、余味作用较大,杂气、刺激性次之,对燃烧性、灰色的影响很小;致香物质中的醇类化合物、羰基类化合物、非挥发性酸对感官评吸质量有明显的影响,比如沉香醇、糠醇、香叶基丙酮、β-大马酮、β-紫罗兰酮、棕榈酸、柠檬酸、油酸、亚油酸等感官评吸指标的相关程度多为显著或极显著。从两组数据间的相关系数上看,云南产区致香物质与感官评吸质量的相关性更强,福建产区略次之,湖北产区两者间的相关性显著居多,极显著的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