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回族(教)”的自我建构与国家整合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sc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以知识界的认识为主要史料来探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回族(教)的自我建构与国家整合,全文除绪论外分三章。第一章主要论述回教与回族的双向建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国内的舆论界出现了由民初“五族共和”走向“中华民族是一个”的民族论的认识,在“中华民族是一个”的民族论之下对于回民的两种建构;以顾颉刚、马次伯等为主的认为在中华民族是一个的民族论的认知之下回族就不能成为一个民族,是中国境内信仰伊斯兰教的一个宗教团体(回教)。并对回教加以建构,整合回教群体的国家认同。以金吉堂等为主的认为回族就是一个民族,并建构回族的相关知识,这种区别性的自我民族的建构为以后的回族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族教之争暗含着中华民族究竟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族教之争的背后也隐藏着近代以来时人对民族国家探索的两种尝试:单一民族国家和多民族国家。第二章主要论述国家整合下回汉关系的重塑,在当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想压力之下时人通过历史的回溯去寻找回汉出现矛盾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回汉间的现实问题,重塑因“历史”导致现实不良的回汉关系。回汉关系的不良主要表现为:清朝民族分化政策、法律的不平等、回汉间的错误观念、民族地区资源竞争,回汉文化之间缺乏交流、回族的教派之争、各自宗教信仰自由以及生活习俗的差异等。改善的途径:通过教育来打破回汉之间陈旧的观念,实现回汉之间资源共享,须发展和帮扶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社会上的他族对于回族极为陌生,因此要加强回族和汉族的文化交流。当然回族人士提出重塑之道之时也提出了自我的要求,诸如发展教育、经济。在国家整合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之时也须关注少数民族关注的利益。第三章主要论述面对近代转型和国家整合之时回族的自我建构呈现出双重的困境。回族文化的伊斯兰化、教育的宗教化以及组织的本族化倾向是回族自我建构的需要,同时,回族是中国的一个民族,关于回族的知识又需在中国之下建构,又要使得回族文化呈现出本土化、教育的世俗化(公民教育)、组织的国家化(政治化)的特点。
其他文献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趋势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研究国际股市之间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采用2000~2007年香港、台北、纽约股市的相应数据,运用Granger因果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道路交通进程的加快,部分城市为缓解城区交通压力,相继修建了多条环线快速公路。环线快速道路与市区道路、国省道、以及放射线高速公路相连,具有
铝热反应的多种引燃剂皖阜阳市大田中学(236121)马文浩在铝热反应的实验中,用镁带作引燃剂,镁带引燃不方便,且镁带燃烧强光刺目,不利于对铝热反应的观察.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发现用以
本文对明清时期湘江长沙段的主要沙洲演变、河口与水道变迁、河流渡口设置与河港疏浚等一系列历史地理问题进行考证与探讨。第一章首先从该区的行政区划沿革和河湖水系概况两
传统的车辆路径问题(Vehicle Routing Problem, VRP)大多从经济效益视角考虑,研究目标为最小化旅行距离或物流成本,而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运输对环境影响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少
基于响应面近似技术,对涡轮冷却叶片的气动和传热性能进行了设计优化。以冷却通道肋的位置为设计变量,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在变量设计空间里选取样本点,根据样本点建立叶片计
<正>1设计思想本节内容属于《化学1》的专题1的"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包含了二个内容: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和原子的构成。学生在初中已经初步接触了原子的构成,有一
以猪瘟病毒中国兔化弱毒疫苗株(CSFV C株)为实验材料,首先采用常规细胞实时计数的方法,得到正常犊牛睾丸细胞增殖曲线和带毒睾丸细胞的增殖曲线,结果发现猪瘟病毒不仅不影响
血卵涡鞭虫是近年引起三疣梭子蟹、拟穴青蟹等经济甲壳类死亡的重要病原,其宿主范围分布广、致病性强,死亡率极高,给浙江沿海三疣梭子蟹、拟穴青蟹的大规模养殖造成了重大的
本文试图在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背景下,以近代上海地方文献资料为主,分别以《点石斋画报》、《医界镜》、《申报》为基本文献,围绕医患纠纷,考察当时民众的医疗观念、庸医的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