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O2驱可作为一种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手段。但是,当地层中注入CO2时,二氧化碳会溶解在地层水中,并与地层水中的离子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生成固相沉淀,从而对开发产生影响。针对CO2驱过程中的无机盐沉淀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调研理论分析确定了无机盐沉淀的研究方法。通过高温高压反应容器静态实验,研究不同压差、温度、成垢离子含量条件下地层水与CO2反应生成无机盐沉淀的成分和沉淀量,分析了压差、温度及成垢离子含量对沉淀量的影响,并建立相应的定量表征模型。通过CO2连续注气岩心驱替的实验方法,分析对比了不同压力条件下岩心的渗透率、孔隙度的变化特征,不同成垢离子含量的地层水条件下岩心物性变化,获得了沉淀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程度。在实验基础上建立数值模型,拟合模型和实验结果,确定模型参数,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将模型参数用于长庆姬塬油田典型区域,预测连续气驱过程中的无机盐沉淀的分布,并对比分析了考虑与不考虑沉淀时对储层物性及开发参数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发现超低渗透油藏CO2驱在大压差,低温,高成垢离子含量条件下容易发生无机盐沉淀。通过沉淀数值模型研究总结了沉淀规律以及对储层物性和采收率的不利影响。以长庆姬塬油田典型区域为例运用研究结果,发现沉淀最终分布在生产井及其附近,沉淀的存在会降低气油比与采收率,研究结果对高成垢离子地层水的超低渗油藏实施CO2驱开发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