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交织舆论下的莫言现象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hl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年诺奖,中国作家却一直缺席,直到中国本土作家莫言获得了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才实现了诺奖零的突破。由此郁积心里多年的诺奖情结终于可以爆发了,于是由莫言的获诺奖而引发了一系列的“莫言效应”,这一效应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个领域;再加上处于消费语境下的当代社会而形成了一个超越文学的大文化现象--“莫言现象”。所以,“莫言现象”在当代是一个特殊的文学例子,它的表现多样、形成原因复杂、启示意义重大。本文以“莫言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从“莫言现象”的表现着手,来探究其形成的原因,以求重新审视“莫言现象”所蕴含的价值,进而找到一些有利于促使对“莫言现象”的理性认识和有助于中国当代文学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方法和途径。论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什么是“莫言现象”,及“莫言现象”的形成背景并指出其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一章主要梳理了冷热交织舆论下“莫言现象”的具体表现,包括了热舆论和冷舆论下“莫言现象”。热舆论下的莫言现象包括莫言获诺奖前的“常热”和获诺奖后的“狂热”,通过“常热”到“狂热”的变化来呈现“莫言现象”在文学领域的超越和蔓延。冷舆论下的莫言现象包括了文学评论界的反思之声、批评界的正常发声及少数人的极端之声。这三种声音是相对于热舆论下的表现程度来说的。第二三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二章在第一章的基础上对“莫言现象”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首先探讨了中国民众的诺奖情结和社会心理之间的关系;其次分析了消费语境的造神作用:一方面是莫言被消费;另一方面是媒体的推动。最后是分析社会对诺奖排斥以及对莫言拒斥的原因。第三章在第一二章的基础上分析“莫言现象”的启示作用。首先是倡导理性的认识“莫言现象”,具体表现为:一是需要文学批评界的正常发声,二是以“莫言现象”为契机回归阅读。其次是对中国当代文学未来发展的启示,主要体现在大力发扬中国传统、弘扬时代精神两方面。即中国作家应该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以富有民族特色的内容和形式,体现时代精神的社会议题,让世界更加关注中国文学,使更多的中国作家能够走向世界。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一个总结,并强调“莫言现象”的启示意义。
其他文献
徐旭旦是清初钱塘词人,一生著述颇丰,然而学术界对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曲上,对他词作的研究还很薄弱。徐旭旦存词598首,数量相当可观,本文以徐旭旦的《世经堂词钞》为主要研究
本刊讯2019年6月,工信部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近日在青岛召开的2019智能视听大会,即以“5G元年,看世界,听未来”为主题,围绕5G商用后智能视听
文康是清中后期的小说家,其小说观念与理论见解散见于《儿女英雄传》中。就研究现状而言,关于文康小说理论的系统研究尚存空白。本文以其现存诗文和董恂评点本《儿女英雄传》
基于网络视角,使用商业网络理论分析了商业网络的结构特征、企业的网络结构特征与知识转移的关系,得出了商业网络的密度越高,商业网络的稳定性越高,商业网络的联结强度越高,网络中
k均值聚类算法被认为是聚类中最重要的无监督机器学习方法之一。由于k均值聚类算法具有简单易行和效率高等优点,它被广泛应用于数据挖掘、模式识别、知识发现等许多领域。但
在高等教育迈入"以质量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地方院校必须坚持加强学科内涵建设,从自身实际出发明确学科内涵建设的基本战略和策略,才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证自身的办学
乔宇是明代宪宗朝一位极有政绩的著名文臣,同时也是成化至嘉靖年间文坛上一位非常重要的山西籍作家。在明代文学史上,乔宇处于茶陵派向前七子的过渡阶段,他在这其中起着承前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高级迭代重组技术(iDose4)在低辐射剂量肺动脉成像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将需接受肺动脉CTA检查、身体质量指数(BMI)18.5~24.0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常规组与
本文采用母题类型研究、民间文艺学、宗教学、文化人类学等理论方法,对内蒙古地区流传的喇嘛故事进行综合研究,重点分类探析了喇嘛故事类型的同时阐释了母题、人物形象的象征
盘道岭隧洞是引大入灌溉工程总干渠中最长的无压引水隧洞,在施工期及竣工后衬砌混凝土产生了大量的纵斜向与环向裂缝。为使隧洞能够完全正常运行,采用了预应力系统长锚杆,两险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