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跑运动比赛的日趋激烈对长跑运动员的专项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国内外中长跑教练员都普遍认为:运动成绩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身体素质训练的科学化、专项化。为此,本文从专项训练学角度对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状态的诊断与评价进行了研究。本文通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特尔菲法、问卷调查法、格拉布斯法、相关分析、因子分析法、多元回归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雷达分析法等方法探讨了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专项身体素指标体系构成、预测模型、评价标准、诊断与评价方法。(1)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状态在这里特指:在运动训练中与专项运动有直接关系的专项速度、专项速度耐力、专项耐力、专项长时间耐力、专项超长时间耐力等素质表现出来的运动能力。(2)探讨了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评价体系的结构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评价体系在结构上由评价指标、指标权重及评价标准三部分组成。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评价体系的建立,为实施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发展水平的诊断与评价工作提供了可能。(3)建立了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评价体系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指标体系是由专项速度因子、专项速度耐力因子、专项耐力因子、专项长时间耐力因子、专项超长时间耐力因子五个层面构成,5个要素来反映;在专项身体素质的结构中,5个指标是:3000m的指标分别为:400m、800m、2000m、6000m、14km;5000m的指标分别为:400m、800m、2000m、6000m、14km;10000m的指标分别为:400m、2000m、6000m、16km、20km。在各专项中5个指标的地位分别时是:3000m的权重排序结果为400m>800m>14km>6000m>2000m;5000m的权重排序结果为2000m>400m>800m>6000m>14km;10000m的权重排序结果为16km>400m>20km>6000m>2000m。(4)建立了专项身体素质评价模型为了反映所有指标与专项成绩的关系,建立了专项身体素质评价模型,这样有助于教练员把握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整体效果。利用因子分析的结果,可以构建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指标体系协调发展的5元回归方程,即评价模型:Y3000m=79.036+3.182×400m+0.23×800m+0.983×2000m-0.117×6000m-0.001×14km;Y5000m=-361.828+4.767×400m-1.927×800m+2.118×2000m+0.213×6000m+0.051×14km;Y10000m=-2013.879+3.247×400m+6.117×2000m+0.152×6000m+0.272×16km+0.052×20km。(5)制定了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评价标准制定了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评价标准(它们包括各专项身体素质发展水平的评价标准、各专项身体素质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标准、各专项身体素质发展均衡程度的评价标准、各专项身体素质综合发展水平与专项成绩相适应程度的评价标准),为教练员明确训练方向、确定训练重点、科学规划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提供了理论依据。(6)构建了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诊断与评价的方法学体系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诊断与评价的方法学体系包括有效专项身体素质指标的筛选、指标权重的确立和诊断操作方法3项内容。其中,有效专项身体素质指标筛选及其权重确立是构建专项身体素质诊断与评价方法学体系的前提和基础。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诊断与评价的方法包括训练学诊断与标准评价法、训练学态势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