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体环境设计的景观和生态学研究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76680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中的水体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往往“因水而生”,许多城市,或依山或傍水,或兼得山水为其整体环境的依托。城市是区域环境基质上的一个斑块。城市之于区域自然山水格局,犹如果实之于生命之树。因此,城市扩展过程中,维护区域山水格局和大地机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是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一大关键。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发展,提升城市的品质,改善市民的生活质量,成为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重要议题。城市水体环境的保护、利用和开发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本文以城市水体的环境景观为研究范畴;着重从城市水体环境设计的微观角度,分析城市水体环境,对建构城市水体环境的理论原则和方法体系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细致的研究。 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简述城市水体环境设计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概念和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章从人与水、城市与水的密切关系,分析城市发展中城市水体环境的变化,探讨城市水体环境的问题和相关理论;第三章对城市水体环境设计的目标和对象进行界定,并从城市水体环境塑造的角度对城市水体进行了分类,并阐述城市水体环境设计的原则;第四章从城市生态学的角度,借助水利学、土木工程学等学科的研究手段和分析方法,讨论城市水体环境建构生态工程,及生态水体环境塑造的方法;第五章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城市水体空间环境和景观塑造的方法。 本文以生态学、建筑学和社会学的理论为基础,并借鉴土木工程学、经济学、环境艺术学等科学的基础理论,深度论述了城市水体环境的特征及其设计规律。提出了切实符合人们心理和情感需求的环境建构理论和方法体系,以期对城市水体环境的规划建筑和环境景观设计实践、创造良好的生态城市空间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启示及方法。
其他文献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的综合作用下,中国草地出现大范围的退化,退化的草地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虽然不少学者、地方政府提出了各自的草地退化恢复措施,但是,这些措施都是政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地产应运而生。过去几年中,许多房企投身养老地产,但似乎并未找到一种好的盈利模式。因此,扎堆投身养老地产后又出现了集体撤退的现象。”  实际上,养老地产真的不赚钱吗?并非如此!有数据为证。  2013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突破2亿人,以人均每月5000元的养老花费计算,每年将带动至少12万亿规模的消费。财经作家吴晓波也认为,养老产业将会成为中国新的超过10万亿超级大产
地面温度和土壤水分是反映土壤-植被-大气系统能量流动与物质交换以及土地资源和环境管理的重要参数,也是地球表面能量平衡和温室效应的两个重要指标,是区域和全球尺度地表物理
本文研究区为山西吉县蔡家川流域,通过外业调查和内业数据分析,较为系统的研究了该区乔、灌、草各层植被的数量特征。文章从研究林木直径、树高结构来探讨乔木层的植被特征,
玉米是一种大肥大水的作物,在整个生育期内,除满足玉米生长所需的三大元素外,还应根据玉米生长的需要补充一定的微量元素,叶面喷施微量元素是提高玉米品质及产量的有效措施。
在项目的开发实施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变更整体进度计划的问题.此时,如何选择进度变更方案,使工程既能完成原定的进度计划,又能将因此带来的损失最小化,是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除了地球,其它星球表层也存在岩石破碎风化等形成的风化层,比如月球表面存在厚度4-10米不等的月壤。土壤是维持地球表层生态系统生物量的资源基础,是
本研究以蒙古高原土壤风蚀及其生态效应为研究对象,选择塔里亚特—锡林郭勒样带为重点研究区域,运用137Cs示踪技术查明了研究区近40年来的平均土壤风蚀速率,对样带风蚀格局和主
2003年非典以来,我国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突发事件卫生应对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仍时有发生,对人们生命和健康造成重大威胁。   面对突发
今年5月18日,在北京东正2014年春拍明星专场的“皇家长物——宫廷艺术”中,“清乾隆御窑天蓝釉双龙耳瓶”以4025万元成交,打破国内单色釉成交纪录及世界清代天蓝釉瓷器成交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