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国以来,由于受传统学校体育形式和竞技体育教学思想的影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陈旧,形式呆板,考核内容与评分标准也欠合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片面强调运动技术的传习与技能的提高,忽视学生的个体需要与个人兴趣,缺乏对学生的锻炼热情与主动性的培养,导致许多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因此,开创学校体育新局面,改革学校体育教学形式,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培养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新时期学校体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和访淡调查,在分析我国学校体育历史与现阶段存在问题的同时,借鉴国外大学体育的有益经验,提出将传统高校体育形式转换为高校体育俱乐部形式,是符合我国学校体育改革要求的,也是被高校及社会所认同的一种较为合理的并可持续发展的学校体育形式。同时也是完成当前高校体育任务,达到高校体育教学目的的有效保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用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走市场化道路,积极开发高校体育产业,也是符合世界大学体育发展趋势的。 本论文在论述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地位、性质、特征和存在价值后,提出了完善高校体育俱乐部组织结构和运作等措施,并在此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建立高校体育俱乐部联盟,来解决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拓展俱乐部功能、发挥俱乐部模式优势,以达到资源共享、促进交流、互相合作、共同提高的目的,使俱乐部运作良性循环,这不失为我国的高校体育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策略。 本研究在系统地探讨高校体育俱乐部有关问题时,对俱乐部的组织结构、运作特征等方面的论述尚为肤浅,有关国内外高校体育课程形式的文献收集也不够完整。高校体育俱乐部的课题还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与理论探讨中再做较为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