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制造业精益变革员工激励机制设计及实施策略研究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ju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益残酷的市场竞争压力下,我国中小制造业为在竞争夹缝中谋求生存与发展,纷纷展开精益生产变革,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促使我国中小制造业精益变革持续推进,不断激活员工的创造性和变革的主动性,逐步形成企业的精益文化,本文针对我国中小制造业精益变革中的员工激励问题展开研究。  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和现场调研的方法明晰中小制造业精益变革的目标及员工的需要;其次,通过访谈法、问卷法了解企业在精益变革中员工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确定精益变革员工激励机制的内容要素集;第三,通过对激励机制要素耦合分析、机制运行分析,构建精益变革员工激励机制模型,拟定实施策略,进行激励效果测评;第四,根据激励效果测评结果,研究、发掘其中隐含信息,面向未来提出改善建议,形成一个螺旋上升、持续改进的激励机制运行模式;第五,通过对L企业精益变革员工激励机制构建和应用,验证本文所提出的激励机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是构建了中小制造业精益变革员工激励机制模型和提出实施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在推行精益生产时,不仅是对流程、组织结构、技术的变革,同时还必须配合精益变革阶段进行相应人员的变革激励;精益变革员工激励要从态度、行为、能力三个维度来进行设计;精益变革激励机制实施的过程,也是企业精益文化积淀和形成的过程,是组织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本文的研究结果对目前正在持续推进精益变革的我国中小制造业进行精益管理变革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摘 要:分析研究《三国演义》中人物名与字的语义关系,旨在进一步学习古代汉语的语义系统,并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同时了解这些姓名文化现象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本文从《三国演义》中三种主要的名与字的语义关系入手,即名与字语义关系相同或相近,名与字语义关系相辅,名与字语义关系相反,通过查阅搜集资料,整理分析单个人物中名与字的语义关系,并分析了这些姓名文化由来已久的成因。文中就语义相同和相辅所依赖的文
摘 要:在《红楼梦》这部著作中,曹雪芹花了大量的笔墨去塑造跃然纸上,美轮美奂的古典园林建筑,它不仅是红楼梦人物活动的艺术舞台,同时他也是曹雪芹先生结合当时的江南园林和帝王园囿的美学特质而创造出来的世外桃源。他之所以能被世人赞叹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座建筑,而是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不同角度解析大观园来使我们从中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关键词:红楼梦;大观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
摘 要:《史记·佞幸列传》主要记述了以男色获得帝王的宠爱和权势的佞幸之臣。这些人主要依靠“男色”来得宠于皇帝,但因为处于被统治的一方,大多不得善终。从中我们可以一窥汉代男色文化的本质。  关键词:史记;男色;佞幸  作者简介:尹东洋(1992-),女,汉族,河南人,天津外国语大学学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日本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
项目基金;安徽师范大学2016年研究生科研创新与实践项目,项目名称:《诗》之"兴"与《易》之"象"辨析。项目编号:2016yks014  摘 要:“象”为中国美学中的重要范畴,也是构成《易》的本质和灵魂。“象”在《易》中具有多层面的复杂而微妙的内涵,易道无论多广大深邃,都有一个得以生成的始源,这个始源就是象,或者说,易之道,始于象、源于象,没有象,就没有易。本文试图通过对《易》之“象”提出的背景和
摘 要:据葛洪《神仙传》记载,服食为修道之人追求长生成仙的第一途径,人们直接食用草木矿物或炼制服用丹药求仙。服食登仙的故事,本身带有浓厚的道教色彩,为后世保存了许多方术知识,在传递宗教文化的同时,客观上也促进了古代医学与化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葛洪;《神仙传》;服食;登仙;道教  作者简介:邢馨元(1993.12-),女,汉族,甘肃定西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