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冷战时期,美国与苏联两国为争夺世界霸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阿富汗因其特殊的地缘政治地位成为美苏争夺的对象。1979年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事件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美国迅速采取公开外交手段进行干预但未能奏效,因此决定对阿富汗实施隐蔽行动。在苏联出兵阿富汗后,卡特总统为维护美国在波斯湾的利益,推出了不排除动用军事力量的“卡特主义”,并于1979年制订了针对阿富汗的隐蔽行动方案,开始向阿富汗反政府抵抗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战时期,美国与苏联两国为争夺世界霸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阿富汗因其特殊的地缘政治地位成为美苏争夺的对象。1979年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事件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美国迅速采取公开外交手段进行干预但未能奏效,因此决定对阿富汗实施隐蔽行动。在苏联出兵阿富汗后,卡特总统为维护美国在波斯湾的利益,推出了不排除动用军事力量的“卡特主义”,并于1979年制订了针对阿富汗的隐蔽行动方案,开始向阿富汗反政府抵抗组织提供军事和经济支援,同时开展宣传战和心理战以抹黑苏联的形象,为美国在阿富汗的隐蔽行动建立了良好的开端。里根接替卡特就任美国总统后,继承并深化了卡特的隐蔽行动战略,在阿富汗开展以准军事行动为主、经济行动为辅、宣传战和政治战相配合的全方位活动。里根执政时期,美国以体现“低烈度战争”的准军事行动制约苏联在阿富汗的扩张行为。美国联合沙特和埃及等国家,通过巴基斯坦向阿富汗抵抗组织输送包括毒刺导弹在内的先进武器装备、通讯设备和后勤物资,美国中情局和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展开合作为其提供训练场地和秘密情报,严重干扰了苏军的军事行动,拉长了苏联战线。与此同时,美国还进行经济战破坏苏联的经济体系,支持阿富汗反政府抵抗组织用“以毒养战”的模式维持其生存,再加上美国和其盟国配合实施的隐蔽的宣传战和政治战,使苏联在军事、经济、政治等方面都遭受了严重的威胁和打击,加速了苏联从阿富汗撤军的进程。美国对阿富汗实施的隐蔽行动在阿富汗、苏联、美阿关系以及地区秩序和世界和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美国通过隐蔽行动帮助阿富汗反政府抵抗组织抗击苏军,实现了苏军撤离阿富汗的目标。但这些组织随后发生内战,并延续了“以毒养战”的经济模式,导致阿富汗社会动荡不安,经济畸形发展。其次,对阿富汗的隐蔽行动使苏联陷入十年战争,拖垮了苏联的经济,也是苏联解体的诱因之一。此外,美国的隐蔽行动在美苏对抗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削弱了苏联在阿富汗的影响,遏制了苏联在中东的扩张,迫使苏联进行战略收缩。最后,美国对阿富汗的隐蔽行动对地区秩序和世界和平产生影响。“以毒养战”的经济战使阿富汗成为世界最大的毒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国,中情局曾扶植的个别阿富汗抗苏组织发展成为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对中东地区乃至全球的安全稳定构成了挑战和威胁。美国对阿富汗的隐蔽行动是冷战期间美国实施的最大规模的对外隐蔽行动,具有投资少、代价小和成效显著的特点,在遏制苏联势力扩张、维护美国霸权的大战略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使双方由公开化的对抗转向隐蔽化较量与代理人战争,是美苏两国激烈对抗的缩影。通过这一典型案例的分析可拓宽美苏冷战史的研究范围,有助于了解美国冷战思维和全球战略对中东乃至世界格局的影响。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在我国为第三高发的肿瘤。根据肿瘤部位,结直肠癌可细分为结肠癌和直肠癌。两者虽均为下消化道肿瘤,具有相近的解剖位置,但在治疗策略的选择上却各有侧重。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联合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能够明显改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
目的: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头颈部鳞癌中发病率非常高,约占口腔癌的90%,且每年发病率都在增加。虽然OSCC的临床治疗中广泛采用手术、放疗和化疗OSCC的5年生存率仍徘徊在65%左右,晚期患者的生存率不足30%。DNA聚合酶delta亚单位1(DNA polymerase delta subunit 1,POL
无人机实现自主飞行功能的前提条件是具有良好的定位能力,实时解算无人机的运动状态并进行准确的位姿估计是无人机实现稳定导航及其他一些复杂任务的基础。无人机在室外定位的主流工具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但无人机在室内飞行时,GPS信号强度弱,甚至会出现缺失的情况。因此,无人机进行室内自主飞行定位时,无法使用GPS定位方法。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视觉与惯导融合
近年来,震后可恢复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建筑结构实现震后可恢复已成为结构抗震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基于震后可恢复理念设计的损伤控制结构由耗能元和主体结构组成,在地震作用下通过耗能元集中耗能以保护主体结构,能够有效地减小震后残余变形。不同于传统的建筑结构,损伤控制结构具有独特的多阶段屈服特性和损伤控制效应,其震后残余变形特征和以低残余变形为目标的结构设计理论仍存在较多尚待研究的问题。对此,本文基于
目的:基于Microplasty(MP)技术的牛津单髁关节置换术(Oxford UKA)是治疗终末期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KOA)的有效方法,我们在先行胫骨截骨并使用插片占位的基础上改良了股骨定位技术并取得了良好的冠状面对线。然而,目前还缺乏关于术后股骨假体矢状面位置的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和传统MP技术UKA对比评估髓外定位UKA在术后股骨假体矢状位上的影像学表现及稳定性。方法:选择2019
目的分析重症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并通过观察流感外周血中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和状态,结合临床变化规律,探讨流感重型/危重型危险因素,为更好治疗流感提供现实依据。方法第一部分: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特殊人群(孕妇)感染流感时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流感病毒对于孕妇和胎儿的影响;第二部分:招募年龄在18-90岁健康志愿者202例,重症流感患者166例作为研究对象。流感患者主要选择首诊时期的静脉外周血标本;然后
在列车高速运行过程中,运行故障或隐患的发生与演变若不能被及时检测,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列车降速停车等事故;若故障不能被及时的诊断处理,可能导致车毁人亡的灾难性后果。目前高速列车车载诊断系统是基于专家知识进行故障诊断,对于高速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故障,难以实时的进行故障预测和诊断,对于列车长期运行导致元器件老化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难以对其进行深入系统分析。目前,基于大数据技术对高速列车运行进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孕期原发病情变化、母儿并发症及改善母儿结局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妊娠合并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孕期病情变化、治疗方法、母儿并发症及结局进行分析,随访母儿结局。结果:(1)研究纳入9例患者10次妊娠,孕前诊断8例,其中1例妊娠2次;孕期诊断1例。类型包括经典型6例(6/9,
随着汽车尾气排放给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考虑开发生产更加环保节能的新车型,如东风日产、吉利等。目前,共享经济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普遍欢迎,其可以最大化资源利用程度,也能促进线上线下的融合。共享经济所具有的优势吸引了大批企业进入此领域,包括奔驰、通用等跨国汽车公司,也包括北汽、吉利等自主车企。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汽车制造商而言,应该将新开发的更加节能的车型投入到共享市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