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多糖基刺激响应生物医用材料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ag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生物、化学和材料等学科的交叉发展,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刺激响应生物医用材料在药物递送、组织工程、医疗器械和生物传感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在众多的生物医用材料中,天然多糖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安全性等优点备受关注。灵芝多糖(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GLP)是传统名贵中药材灵芝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在传统医疗中通常被直接用作药物或参与辅助治疗。灵芝多糖是由多种单糖组成的杂多糖,主要单糖组分为葡萄糖,其分子链上具有大量的羟基,具有优异的化学反应性能,而且GLP还具有免疫调节、消炎、降血糖、抗病毒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因而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生物医用骨架材料。本论文利用GLP为骨架材料,设计构建了多种刺激响应性生物医用材料,包括用于肿瘤治疗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和可用于生理信号监测的水凝胶传感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EPR效应的灵芝多糖-白桦脂酸(GLP-BA)抗肿瘤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构建及体内外抗肿瘤性能研究。利用具有抗肿瘤性能的GLP为亲水主链,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两亲性的GLP-BA大分子前体药物,使其自组装并包载第2种抗肿瘤药物10-羟基喜树碱(HCPT),制备了由天然化合物构成的、具有被动靶向作用的载药纳米粒子(GLP-BA/HCPT)。GLP-BA/HCPT纳米粒子具有合适的粒径(~122 nm)和较高的载药量(HCPT:21.3%)。细胞实验表明,GLP对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GLP-BA/HCPT纳米粒子促进了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摄取能力(2.4倍于纯药),其负载的两种抗肿瘤药物能够发挥良好的协同效应(协同指数CI=0.81),在体内外均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性能(治疗14天,相对肿瘤抑制率可达67.04%)。此外,经纳米粒子给药治疗后,小鼠的体重、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和Ig E水平均无异常。(2)具有p H响应的GLP抗肿瘤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构建及体内外抗肿瘤性能研究。根据肿瘤组织独特的微酸性环境,以3-氨基苯硼酸(APBA)将GLP分子链上的1,3-邻二醇结构和抗肿瘤药物甲氨蝶呤(MTX)通过硼酸酯键连接,制备了具有p H刺激响应释放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GLP-APBA-MTX/HCPT)。GLP-APBAMTX/HCPT纳米粒子的粒径约为190 nm,硼酸酯键能够在微酸性环境的刺激作用下断裂,从而释放抗肿瘤药物,在pH 6.5时释放的MTX和HCPT分别是p H 7.4时的1.9和1.4倍。细胞实验证明,该纳米粒子能够促进HCPT在肿瘤细胞内的积累,经过相同时间的处理后,负载的HCPT在细胞内的积累量为纯药的3倍。优异的p H敏感响应释药特性使得GLP-APBA-MTX/HCPT纳米粒子在体内外都表现出了显著的抗肿瘤性能。(3)具有p H/GSH双重响应的多药程序性释放的GLP基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制备及体内外抗肿瘤性能研究。为了进一步提高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智能化,构建了能够同时调控肿瘤微环境和发挥治疗作用的p H、谷胱甘肽(GSH)双重响应的GLP纳米药物递送系统(RCGDDH)。首先,将芦丁和双氢青蒿素(DHA)分别通过硼酸酯键与谷胱甘肽(GSH)响应的二硫键和GLP化学连接,HCPT通过自组装作用包载于纳米粒子内,负载的三种药物能够在肿瘤组织中实现程序性释放。RCGDDH纳米粒子具有更为合适的粒径(~98 nm)和高的药物含量(芦丁:6.1%,DHA:12.5%,HCPT:28.3%)。体外释放实验表明,硼酸酯键能够率先在肿瘤组织的微酸性环境中断裂,进而二硫键在肿瘤细胞内的高GSH环境中断开,即在p H 5.2和10 m M GSH条件下,纳米粒子释放的HCPT和DHA分别比正常生理条件高2.5倍和2.7倍。此外,率先释放的芦丁能够有效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活性,调控肿瘤微环境,减少肿瘤的浸润与转移。(4)负载MXene的灵芝多糖智能导电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根据GLP分子链上的邻二醇结构能够与硼酸酯键作用的特点,在GLP、聚乙烯醇(PVA)的交联体系中引入单宁酸修饰的MXene纳米片(TA-MXene),构建了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TA-MXene-GLP/PVA水凝胶应变传感器。GLP赋予了水凝胶优异的拉伸性能,TAMXene则使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导电性能和应变传感性能。TA-MXene-GLP/PVA的断裂伸长率可达2370%,能够在15 min完成96.9%的自我修复。单宁酸使水凝胶能够在木头、玻璃、皮肤等多种材料表面展现良好的粘附性能。此外,该水凝胶具有良好的导电能力和较高的传感灵敏度(GF=2.67),能够识别吞咽、书写等微小运动并进行信号输出,在电子皮肤、生理信号监测器件等多种生物医用材料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综上所述,本论文利用灵芝多糖的生物活性和化学反应性,构建了多种刺激响应的生物医用材料,为灵芝多糖在生物医用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思路,同时也对类似生物活性多糖的高值化利用具有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语义Web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链接开放数据项目的大力推广,海量的链接数据被发布到万维网上,逐渐形成了一个数据之网。这些数据描述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各种各样的实体。由于万维网的开放性和分散性,同一个现实世界对象会在多个数据源中进行各自的描述,这些描述之间存在冗余、互补等现象。实体消解的任务就是识别指称同一现实世界对象的实体。它对于语义Web数据的融合、搜索和浏览等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语义W
在终身学习的时代背景下,学习已经不再是局限于学校之内的教育,而是逐渐融入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特别是在工作场所中开展的学习,有利于员工维持其职业发展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不断变化的工作内容和组织环境。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类,对工作场所学习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并从工作场所中开展学习的不同方式入手,并结合我国企业的学习现状和管理实践,以学习活动是否由组织安排和
凋落物分解在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地上、地下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枢纽。阔叶红松林是我国东北地区地带性顶级森林群落,对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对阔叶红松林不同树种凋落叶分解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有助于增加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的基础数据,为研究阔叶红松林的养分循环和物质流动提供依据。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30个常见乔灌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凋落物收集器法、野外分解袋法并结
二维层状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电学结构和垂直方向的量子限域效应,表现出优异的电学、光学和机械性质,在光电子半导体器件、柔性电子器件、能源存储、光电催化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而第V主族单质二维材料,包括黑磷烯、砷烯、锑烯和铋烯,由于其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和可调控的带隙,近年来引起了科研人员极大的注意。然而,除了黑磷烯外,第V主族的单质二维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研究,对于实验合成和实际光电学性质的探索仍然不足。
埃迪卡拉纪至寒武纪是地质历史中的一段重要变革期,这段时期见证了罗迪尼亚大陆最终的解体并伴随着冈瓦纳大陆的聚合,同时也见证了地球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巨大变化。对这些变化的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寒武纪真极移假说。然而,寒武纪的真极移假说尚存在很大争议。导致争议的原因主要在于全球埃迪卡拉纪至寒武纪的古地磁数据数量较少、质量较低且年代约束较差,而反对者认为寒武纪真极移假说的真实性取决于古地磁数据的选取。检验真极移
树木结构的建模不仅增强了三维场景的真实感,更重要的是提供了科学管理森林植被的有效方法。传统树木建模方法缺少描述树木枝干几何结构的详细信息,而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 DAR)点云包含了各点间的相对位置、局部拓扑结构和整体几何形状等空间信息,为重建精确的树木结构提供了详细信息。目前树木建模研究缺乏关注重建树木结构的精细程度和几何精度,算法通用性差,容易产
灾害通常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灾害虚拟地理环境可直观展现灾害区域当前、过去和未来情况,可为灾害应急相关的各类人员提供直观的信息支持与决策分析功能,这对减轻灾害可能造成的各种潜在不利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灾害虚拟地理环境已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在面对灾害应急响应时仍存在移动性不足、沉浸感弱、缺少场景协同可视化等问题,难以有效支撑空间异地分布的不同用户更快、更好地感知与认知灾害环境。针对上述问题
青藏高原草地在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出现多种退化斑块,氮素是影响退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维持、发展的关键因子。改变退化草地生态系统中氮含量是探索退化草地结构和功能恢复机制的有效途径。氮添加在改变高寒退化草地土壤环境的同时,对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结构和功能产生的影响不可忽视。高寒退化草地脆弱性高、敏感性高、稳定性低、环境条件恶劣,退化和氮添加对植物和微生物群落的驱动机制极为复杂。退化草地植物群落和微生物
学位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尤其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物种丧失的加剧,探讨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及其内在机制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功能以及缓解全球气候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探讨森林中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是相关研究的重点领域。近年来,学者们围绕森林生态系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在温带次生林中,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