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学生主体性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852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社会发展趋向多元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多元化的社会发展格局带来的不仅是生机和活力,更有碰撞与摩擦。高校学生群体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受多元化发展的社会思潮影响最大的社会群体,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很容易被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影响。在多元化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对高校学生价值观多元化的表现进行全面的认识,对消极方面进行引导、纠正,已经成为现在高校大学思想教育最为关键的问题。学生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从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学生成长的自然规律以及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来看,学生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是必要的。现阶段,学生的主体性虽然得到了较为有效的发挥,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学校的人文环境和学术氛围较为薄弱,功利化和商业化气息很重,部分学生心理素质不过关等。本文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学生主体性出发,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对问题及出现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尝试对如何加强学生主体性提出几点建议。通过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主体性的表现、原因以及问题的分析,本文提出了相应措施,旨在为正确引导学生主体性发挥提供借鉴,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以期为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供指导。
其他文献
以广西玉林垃圾处理厂为实例,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产生的废气、废水污染物以及填埋后的渗滤废水处理控制,分别作了详尽阐述,给出工艺流程图,并对处理后的废气排放浓度和混凝
数感指的是一种自主的或者自动的理解或应用数的态度和意识,站在数学教育心理学的层面而言,数感可以体现为:能够熟练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现实问题,有意识的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
"抵抗"与"创伤"是媒介书写抗日战争历史记忆的两大主题,但在传媒和民众的记忆结构中,这两种记忆很不平衡,前者少于后者很多。特别是大众传媒对抵抗历史的单一化、边缘化和零
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贫困一直是全人类共同关注和研究的重大课题。随着市场化机制的广泛普及,贫富分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且这种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并且由贫富差距造成的
小学体育学科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小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是凝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最基础的环
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总会呈现一些问题,它们一般以提问、作业、质疑、讨论的形式出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课堂呈现的这些问题一般都是教师事先设计好了的,它的出现有助于学习
从理事会名称、组织架构、与政府的关系、与州图书馆馆长的关系、与辖区内图书馆的关系等几方面着手,概述美国州层面的图书馆理事会制度,并从职能角度将美国各州的图书馆理事
开发性金融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开发性金融在支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中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主要是政策支持有限以及开发性金融的职能、地
<正>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指出:"营销3.0是要和人们在价值观和精神上寻求共鸣"。从产品到顾客再到人文精神将是世界营销发展的大趋势,未来企业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