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研究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的研究中,以西葫芦新品种“春玉2号”为试验材料,讨论了西葫芦未受精子房的取材时间、子房不同部位和热激处理对西葫芦未受精子房诱导率的影响,以及胚状体的强化培养和胚囊植株驯化移栽、倍性鉴定等技术。试验结果表明:(1)西葫芦雌花未受精子房诱导胚囊植株最佳的取材时间为花前1d和开花当天,两者出胚率分别为12.78%和12.23%,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2)西葫芦子房中部1/3出胚率最高,为15.61%,前部1/3和后部1/3出胚率分别为12.11%和11.06%,中部1/3与后部1/3出胚率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3)热激处理结果显示,未经热激处理的材料,有67.04%胚珠转变为绿色,其余的胚珠仍为白色;而经过热激处理后,胚珠的转色率均显著增加,其中以35℃处理5d效果最佳,转色率可达到89.16%,其次为35℃诱导7d,为85.78%;(4)对诱导出的胚状体转接到强化培养基中进行强化培养,当胚囊植株长到5-7片叶时进行驯化移栽,成活率达到85.96%,倍性鉴定发现胚囊植株中包含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以及非整数倍体等多种倍性。试验第二部分的研究讨论了西葫芦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之间的关系,以找到一种快速准确判断小孢子发育时期的方法。以“春玉2号”为试材,采集第3位次雄花花蕾,测量其纵径、横径长度,计算纵横径比,观察对应的花蕾小孢子发育时期,寻找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同时观察不同位次上雄花小孢子的发育时期,比较各位次在小孢子相同发育时期花蕾纵径和横径长度的差异性。试验结果表明:(1)花蕾纵径长度和横径长度四分体时期为0.95~1.05cm和0.48~0.52cm,单核早期为1.06~1.15cm和0.53~0.55cm,在单核中后期为1.16~1.25cm和0.56~0.59cm,在双核期为1.26~1.35cm和0.60~0.63cm,小孢子各发育时期间花蕾纵横径长度均存在显著差异;(2)“春玉2号”前7个位次上雄花小孢子相同发育时期的花蕾纵径长度或横径长度之间最大差值均为0.04,位次间差异不显著。小孢子处于单核靠边期时小孢子细胞膜和细胞壁加厚,细胞中出现大液泡,细胞核被挤到细胞的一侧,靠近细胞壁;(3)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纵径长度或横径长度存在相关性,植株前7个位次上任何一朵雄花花蕾的纵径长度或横径长度都可作为判断小孢子发育时期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