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压缩感知的麦克风阵列室内声源定位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ryduan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日新月异,远程音视频会议、远端声场重建等应用也显示出了广阔的前景和商业价值。基于麦克风阵列的声源定位算法在这些应用中不可或缺,声源位置决定了空间声场的结构,是反映声场稀疏特性的重要参数。然而随着信号的带宽增大,声场信号的采样和存储成本大幅增加,从而系统的功耗增多,数据存储量增大,工作效率下降。本研究针对声源定位算法的信号采样率日益增高这一问题提出一个基于压缩感知的声源定位算法。压缩感知理论是近年来信号处理领域提出的关于稀疏信号采集与重构的新理论。在此算法中,一个麦克风被选作参考麦克风,其以奈奎斯特采样率采样声场信号,其余的麦克风为压缩麦克风,其采样率远低于奈奎斯特采样率。通过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方法,可进行固定声源的位置估计。结合实际情况,本文还对前述算法做了分析和改进,通过在参考麦克风处增加一个分数滤波器实现了非格点声源的高精度定位。理论分析与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基于压缩感知的声源定位算法对于格点或者非格点的声源都能够较为准确的定位,在20米*30米的二维半自由声场仿真条件下,误差小于3厘米,非格点算法比格点算法误差低近70%。由于抗多径能力强为传统TDOA算法的优点之一,所以该算法在反射环境中的表现也是性能评价指标之一。仿真结果表明,一次反射系数为0.5时,定位距离误差小于15厘米,性能优良。
其他文献
半导体量子点是三维受限的准零维半导体纳米结构,由于量子限制效应,其态密度分布呈现为一系列的分立函数,类似于原子的能级结构,常常被称为“人工原子”。半导体自组织InAs/GaAs
随着现代车载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车载雷达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现代战争中,车载雷达在进攻和防守系统中起着“千里眼”的作用,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战效能成为参战各方
在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消耗量日益增长的今天,具有可再生和清洁无污染等优点的太阳能电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提高转换效率,实现规模化生产,降低电池成本;另一方面,努力探索新的薄膜电池材料和制备工艺,希望在新型太阳电池的研发上寻求突破。CuO是一种廉价、安全、原料丰富、无污染且性能稳定的半导体材料。CuO的禁带宽度为1.2-1.9eV,与太阳光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