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OBEC3B基因拷贝数变异与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易感性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h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导致肝细胞癌发生的重要环境病因因素。然而,病毒感染以及感染后是否引起肝癌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提示存在个体遗传易感性。拷贝数变异(CNV)是基因组最重要的结构变异之一,在许多复杂性疾病的易感性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分析对病毒有重要抑制作用的天然免疫分子APOBEC3B (APOBEC3B)拷贝数变异与HBV感染以及肝细胞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首先运用高密度SNP芯片,检测肝细胞癌患者(n=25)和正常对照(n=25)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CNV以寻找差异。继而运用实时定量PCR对具有差异的CNV进行验证。经证实的APOBEC3B拷贝数变异以PCR方法,在HBV相关肝细胞癌患者(n=517)、慢性乙肝患者(n=400)和正常对照(n=501)进行基因型分析。以多变量logistic回归计算的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限(CI)评估APOBEC3BCNV与肝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此外,我们用实时定量PCR检测了不同基因型个体肝组织中APOBEC3B的表达情况;构建了不具有DNA编辑功能的突变体APOBEC3BE255A,运用不同变性温度的3D-PCR和实时定量PCR检测APOBEC3B及APOBEC3B E255A对HBV复制的抑制作用;以DNA测序确证APOBEC3B对HBV基因组的编辑作用。结果:基因型分析发现,肝细胞癌患者中APOBEC3B del/del纯合子基因型为12.9%,显著高于慢性乙肝患者的7.5%(OR=1.92,95%CI=1.05-3.52;P=0.034)和正常对照的6.4%(OR=3.16;95%CI=1.98-5.05;P<0.001),APOBEC3B ins/del杂合子基因型为47.1%,高于正常对照的36.5%(OR=1.84,95%CI=1.41-2.40;P<0.001)和乙肝患者的45.0%(OR=1.54,CI=1.06-2.24;P=0.025)。慢性乙肝患者中APOBEC3B缺失基因型(del/del和ins/del)频率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OR=1.51,95%CI=1.07-2.12;P=0.018)。实时定量PCR检测证明,del/del基因型肝脏中无APOBEC3B mRNA表达。体外实验发现APOBEC3B转染可使HepG2细胞中HBV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并可对HBV基因组进行编辑产生G>A突变。结论:这些结果表明,APOBEC3B基因缺失是HBV相关肝细胞癌和慢性肝炎发病的易感因素,其原因可能是APOBEC3B基因缺失直接减弱了细胞对HBV基因组的编辑和对HBV的直接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正>在追求高效高质的现代英语教育中,英语教学需要有意识地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合理的规划,以更好地调动英语教学中的各项要素和各种资源,并保证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文化涵养等
T波电交替是指在规则的心律时,体表心电图上T波振幅、形态逐搏交替变化,与器质性心脏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是心肌活动不稳定的指标。在现有的检测手段及检测
乳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女性的身体健康。DNA损伤修复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CHD1L是一个DNA损伤应答基因。当DNA损伤发生后,CHD1L
食管癌是消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并且预后较差,其病死率占恶性肿瘤相关病死率的第6位,且发病率逐年上升。据流行病学统计,我国每年约15万人死于食管癌,占世界病死率
<正>学生在从特殊到一般的推广、一题多解的变式、多题一解的变式中往往能够获得思维的拓展、视野的开拓及创新能力的提升,教师在变式教学这种"类"训练中应引导学生对一类数
癌症以其高发病率和致死率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由于癌细胞具有隐蔽性强、无限增殖、侵袭和转移的生物学特性,准确的进行癌症的早期诊断对及时开展治疗最为关键
目的探讨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胃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比较快速康复外科对胃癌患者行胃癌根治术后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至2014年11月在本院快
目的探讨NDRG1基因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揭示NDRG1调控结直肠癌细胞骨架重构的新机制及其在结直肠癌侵袭转移中的分子机制。方法(1)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