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颈项针结合耳周腧穴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优化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方案,为本病治疗寻求确切有效的方法,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门诊的突发性耳聋病人60例,均为单耳。随机分为观察治疗组(以下简称观察组)和对照治疗组(以下简称对照组)各30例。两组常规使用弥可保(甲钴胺)治疗,其中观察组在药物基础上采用颈项针治疗,对照组在药物基础上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均在首次治疗前、治疗中期和疗程结束后行纯音电测听测试、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检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治疗一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85%和72.41%,观察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后的听力损失分贝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听力损失分贝值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3.两组(TCD)检查,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疗程后两组较治疗前(Vs,Vm)有变化,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Vs,Vm)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4.两组(SD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治疗后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项针结合耳周腧穴疗法对突发性耳聋有显著性疗效;颈项针疗法在改善突聋患者的听力、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以及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的提高。本课题临床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