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氧喹酯在鸡的安全性及其组织残留HPLC检测方法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球虫病是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疾病之一,目前药物防治依然是当前防治鸡球虫病最有效的方式。为评价癸氧喹酯溶液临床使用的安伞性及监控其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本研究分别就其在靶动物的安全性、鸡组织(肌肉、肝脏、肾脏)中残留的HPLC枪测方法进行研究,一方面为癸氧喹酯溶液在靶动物——鸡的应用安全性提供有关数据资料,同时也为今后对该药物在鸡组织中的残留消除和监控提供技术手段。 1、靶动物的安全性研究:100只8日龄健康肉鸡,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癸氧喹酯溶液的推荐剂量组(15mgikg)、3倍推荐剂量组(45mg/kg)、5倍推荐剂量组(75mg/kg)、10侪推荐剂量组(150 mg/kg),以及不给药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癸氧喹酯溶液各实验组连续饮水给药21d。试验结束后,所有鸡逐只称重,测定试验鸡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参数,并进行眼观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癸氧喹酯溶液各剂量组的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参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5倍及以下推荐剂量组的眼观和组织病理学枪查办未见任何异常变化,但在10倍推荐剂量组,个别鸡肝脏出现轻微病理学变化。试验结果还提示,癸氧喹酯溶液具有一定促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作用。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癸氧喹酯溶液在靶动物鸡的使用是安全的。 2、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鸡组织样品经乙腈和乙酸乙酯提取,正已烷液-液萃取,C18小柱固相萃取净化后,用流动相溶解残渣,进行HPLC检测。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55/25/20,v/v/v,加入3.4g/L氯化镁),紫外检测波长330nm。检测结果表明,癸氧喹酯标准工作液在0.2~5.0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2>0.9998),方法检测限为0.1mg/kg,定量限为0.2mg/kg。组织中物添加浓度分别为0.5 mg/kg、1mg/kg、5mg/kg时,肌肉样品中药物叫收率为88.60%~89.09%,日内变异系数为3.63%~5.86%,日间变异系数为4.68%~6.10%;肝脏样品中药物间收率为72.68%~80.01%,日内变异系数为6.24%~8.27%,H问变异系数为6.82%~7.79%;肾脏样品中药物间收率为79.95%~85.39%,日内变异系数为4.29%~5.54%,日间变异系数为4.57%~5.13%。本试验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和技术参数能够满足鸡组织中癸氰喹酯残留的检测要求。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更为灵活,一些学生跟不上节奏,接受较慢,变为“差生”。平时在办公室里总见到一些老师把那些所谓的“差生”批评一通。而那些挨批评的学生学习就更加没信心,成绩更差,形成了恶性循环。事实上这些成绩落后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信任、帮助和支持,教师应多给他们一些微笑,多欣赏他们的长处,转化他们,使他们自信地学习。  一、加强情感的沟通,促进主动学习。  简西里博士说:“情感培养是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孕育着数学。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较差,缺乏创造能力,不能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对解决实际问题也缺乏科学的数学方法。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寻生活之源,走一条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之路。  一、教师结合生活多角度创设情境  教师要到生活中去寻找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传染病之一,具有高传染性和高致病性的特点。其病原为猪瘟病毒(CSFV),属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成员。CSFV是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
仔猪早期断奶技术是国内外集约化和规模化养猪生产中普遍关注和采用的先进技术。仔猪在断奶前后胃肠道微生物区系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研究认为仔猪早期断奶后产生腹泻这一临
摘 要: 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自主探索”。要求教师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打造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高效课堂 重要策略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目标必须在课堂上实现。新课标要求
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是引起鸡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病原。国内的控制与预防策略倾向于使用F36弱毒疫苗株。MG F36株对鸡安全,具有良好的呼吸道定植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随机生成的过程,其间学生表现出来的许多新的想法、新的问题是我们无法预料的,而这些无法预料的新想法往往就是有效课堂的教学契机,乃至是整节课的一个精彩亮点。这就要求教师关注课堂生成的课程资源,学会在课堂上认真地倾听,审慎地提问,尊重每个学生的发言,用巧妙的理答避免一些教学的盲区,挽回一些教学即时生成的亮点,创造一个精彩纷呈的高效数学课堂。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