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利率市场化、金融科技发展等因素导致金融市场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商业银行原本依赖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受到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通过同业业务创新实现新一轮的盈利增长。与此同时,不规范的同业业务经营也带来了各种风险,而同业业务强监管政策的频频出台有效地抑制了风险蔓延,也对商业银行盈利性产生影响。目前较少人研究商业银行具体业务的监管对银行盈利性的影响,因此本文在2014年加强同业业务监管的背景下,探讨同业业务监管对上市商业银行盈利性的影响,尔后分别探究同业业务监管对银行短期与长期盈利性的影响,并从银行同业业务创新角度,探索其对监管与盈利性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随后更进一步地,结合风险和盈利,探究同业业务监管对银行短期综合绩效的影响,并且深入挖掘银行风险对该影响程度的调节作用。本文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并运用系统GMM两步估计法,对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9-2018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在未考虑银行风险时,同业业务强监管对银行短期盈利性的负向作用显著大于正向作用,但在综合考虑银行风险和盈利时,银行个体风险加强了同业业务强监管对银行短期综合绩效的正向作用,最终体现为同业业务强监管对银行短期综合绩效产生正向影响;第二,同业业务强监管对上市商业银行长期盈利性有正向影响;第三,银行同业业务创新程度越高,表现为银行同业资产发展规模越大,将加强同业业务强监管对其短期盈利性的负向影响,但银行同业资产发展规模不能调节同业业务强监管对银行长期盈利性的正向影响。最后本文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三点政策建议:第一,监管部门应加强同业业务风险评估审查,对不同风险等级的银行实施差异化监管;第二,监管部门应当对同业业务进行及时规范,监管要服务于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第三,商业银行应充分评估自身同业业务风险,加强对同业业务的风险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