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CLDN23表达及SNPs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了从1993年10月至2007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15例胃癌存档蜡块及197例健康体检人群全血样本,采用PCR-LDR方法分析CLDN23基因Rs12153、Rs1060106和Rs11249884的基因型以及等位基因频率。收集其中194例存档蜡块,制作组织芯片,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CLDN23基因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1.与正常胃腺上皮相比,肠化腺上皮claudin-23表达更显著地定位于细胞膜。2.胃癌组织相较正常胃粘膜出现不同程度的claudin-23胞膜异位至胞浆的迷离表达或不表达。3.粘膜层胃癌上皮claudin-23迷离表达的程度在女性组与男性组、年龄>60岁组与年龄≤60岁组、浸润深度局限于肌层组与突破肌层组、无淋巴结转移组与有淋巴结转移组、早期胃癌组与进展期胃癌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4.胃癌组织学分化与claudin-23表达相关,组织学分化越高,claudin-23表达迷离程度越低(P<0.001)。5.侵袭前沿胃癌上皮较粘膜层胃腺癌上皮claudin-23迷离表达的程度加剧,而淋巴结转移灶较侵袭前沿claudin-23迷离表达的程度降低(P<0.05)。6.粘膜层胃癌上皮及肿瘤中心claudin-23重度迷离表达的患者较其轻度迷离表达的患者术后生存率低(P<0.01)。7.CLDN23基因Rs12153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胃癌和正常人群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胃癌病例组中,其基因型分布频率在组织学分化、浸润深度分组中有显著性差异(P<0.01);Rs12153位点CC基因型患者术后生存率高于CG基因型患者(P<0.01)。8.CLDN23基因Rs1060106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胃癌和正常人群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胃癌病例组中,其基因型分布频率在组织学分化、浸润深度分组中有显著性差异(P<0.01);Rs1060106位点TT基因型患者和CT基因型患者术后生存率均高于CC基因型患者(P<0.01)。9.CLDN23基因Rs11249884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胃癌和正常人群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胃癌病例组中,其基因型分布频率在组织学分化、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分组中有显著性差异(P<0.01);Rs11249884位点AA基因型患者术后生存率高于AG基因型患者(P<0.05)。10.CLDN23基因SNP位点Rs12153、Rs1060106和Rs11249884两两之间无明显的遗传连锁不平衡性。Rs12153、Rs1060106和Rs11249884可能存在的基因单体型分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Rs12153、Rs1060106和Rs11249884构建的GG-CC-GG、CG-CT-AG、CC-TT-AA单体基因型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1.claudin-23的迷离表达参与胃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2.粘膜层肿瘤组织及肿瘤中心claudin-23蛋白质表达能作为胃癌预后的评价指标。3.CLDN23基因Rs12153多态性与中国人群胃癌易感性无关,但可能影响胃癌组织学分化、浸润深度;Rs12153位点CC基因型患者术后生存率高于CG基因型患者。4.CLDN23基因Rs1060106多态性与中国人群胃癌易感性无关,但可能影响胃癌组织学分化、浸润深度;Rs1060106位点TT基因型患者和CT基因型患者术后生存率均高于CC基因型患者。5.CLDN23基因Rs11249884多态性与中国人群胃癌易感性无关,但可能影响胃癌组织学分化、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Rs11249884位点AA基因型患者术后生存率高于AG基因型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