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析基因表达是发育遗传学的研究目标之一。根据发育遗传学理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有性状的遗传特性是动态变化的,基因具有时空表达特性。而复杂性状可看作是一系列连续地简单特性(成分)构成的一个发育过程的终点。研究数量性状的发育遗传动态,能有效地检测出特定时段内基因表达的净遗传效应、发育性状的动态变化和特定时段内基因的表达情况。 本研究以典型的籼稻品种窄叶青8号(ZYQ8)/粳稻京系17(JX17)DH群体或珍汕97/明恢63的RIL群体及以它们的亲本为遗传材料,利用水稻分子标记连锁图谱,采用条件遗传效应分析方法,对双氮环境下株高和分蘖、穗发芽发育行为和产量性状进行条件和非条件OTL定位,以阐明水稻株高和分蘖、穗发芽在不同发育时期或不同环境下基因表达的规律;剖析不同成分控制的产量QTL,并探讨运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发育数量性状的可能性。主要结果如下: 1.共检测到7个条件产量位点,分别位于第1、2、3、5、7和10染色体。其中3个QTL只有在两个产量因子共同作用下检测到。其余4个(yd1a、yd2b、ya7和yd10)条件产量QTL是只在单个产量因子作用时检测到。条件产量QTL比非条件产量QTL多4个。 在不同产量因子作用下,产量基因表达是有差异的。yd2b(RM207-RM208)的效应来自TP、yd10(RG239-C1633)的效应来自GN、yd7(RG128-C1023)的效应来自PSS和GW、yd1b(R532-G359)的效应来自GN、PSS和GW、yd1a(C2340-C86)的效应来自PSS。 通过成分QTL分析,影响最终产量的成分QTL比直接产量QTL定位能提供更有用的信息。(YDIYC)的条件QTL显示不同产量因子怎样影响产量的形成。例如,如果想从大穗的途径提高产量,我们通过MAS或图位克隆技术能直接用yd10或yd1a基因,增加粒数,因为这个QTL其他成分没有明显的负效应。类似的,ya7能通过GW途径提高产量,yd2b则通过多穗途径提高产量。 2.在双氮环境下检测到8个株高和6个分蘖的条件基因。在低氮环境下,ph-2和ph-10两个位点只能在1个时期检测到,而其他位点则能在2个或2个以上测定时期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