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辽太郎的明治史观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ling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司马辽太郎是日本当代著名历史小说家、大众文学家。他的小说因为节奏明快,能够消除日本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净化他们的精神生活,所以深受读者的喜爱。他的历史小说主要涉及幕末、明治、昭和等几个时期,这些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和在这些时代中生活的人物在他的笔下变得栩栩如生。明治时代在整个日本历史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它对现今的日本的国家体制、观念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明治时期的风云人物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的考察来探究历史小说《宛如飞翔》中所体现的“萨摩论”和“草创期的明治国家论”,从而考察司马辽太郎的“明治史观”。本稿由以下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课题、目的以及关于司马辽太郎的研究现状。作为在日本影响深远的作家,研究他及他的作品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指出司马辽太郎的“萨摩论”和“草创期的明治国家论”正是通过其关于明治时期的历史小说而体现的。研究方法即通过对司马辽太郎历史小说中具体历史事件的描述和其对历史人物进行的细致刻画的分析来考察司马辽太郎的历史观。第二部分,主要对司马辽太郎其人及其“司马史观”进行了探讨、分析。司马辽太郎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经历促使他对历史进行反思,并创作了大量作品,受到日本以及国外读者的好评。并且就其小说为何深受读者的欢迎、其“历史观”为何能被大众所接受以及“历史观”的内容等进行了简单介绍。第三部分,通过考察《宛如飞翔》中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的活动来分析司马辽太郎对主人公所隶属的“萨摩藩”的评价。在《宛如飞翔》中司马辽太郎花费大量笔墨对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以及萨摩藩进行了详细刻画,叙述了他们在明治维新时期的活动以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描述了他们在萨摩藩内的对立以及由此引发的几件重大历史事件,例如,征韩论、西南战争等。司马辽太郎塑造了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萨摩藩的新形象,并赋予他们重要的意义,即他们对后世日本的国家政体、官僚风气、社会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第四部分主要是通过考察明治初期的政治体制以及在明治维新以后作为政府领军人物的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的不同政治志向来分析司马辽太郎的“草创
其他文献
覃必志老壮医,壮族,1935年生,广西百色靖西县人,出生于壮医世家,从医50余载,学验俱丰,是百色地区有名的老壮医,擅长运用壮医外治疗法治疗疑难杂病,尤其是应用壮医针挑疗法治疗痔疮屡治
乾隆敕修《四库全书》,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起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到乾隆五十八年(1793)十月二十四日禁书运动基本结束,山东都一直与这场运动相始终。在图书征集阶段,山东先后
在中国古典美学文本中,《论语》作为儒家经典文本,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的许多重要思想。而其独特的语录形式,也成为中国经典美学论著的重要表现形式。本文以孔子《论语》为基本材
在抗战时期,林同济作为“战国策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在抗战语境下,受到“文化形态史观”、“国家主义”、“尼采哲学”、等思想影响,提出了“战国时代的重演”,“尚力”等观点,批判
陆贽是中唐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在辅佐唐德宗治理天下的过程中,他写出了大量的奏议奏草,借古讽今,以史谏君,无不体现了他丰富的史学思想。虽然陆贽奏议历来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
由于产业发展正处于转型阶段,我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中的管理问题比技术问题更加突出,选择适宜的组织管理模式尤其重要。融合了效果分析、效率评价和适应性分析,尝试构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