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作风建设比较研究》为题,以正确思想作风即实事求是是否在全党得到全面、实际的贯彻为划分党的作风建设的阶段标准,比较了革命和建设两个不同时期党的作风建设,认为不同时期作风建设的侧重点和效果不同,是因为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不同的时期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是因为价值取向不同。论文由导论和四章内容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党的作风建设概述,论述了党的作风建设的内容、实质、任务、意义、途径等。第二部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作风建设。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作风建设处于初步探索和感性认识阶段;《古田会议决议》正式提出了从思想上作风上建设党的重要性;中央苏区局部执政时期形成了党作风建设的基本内容。遵义会议至延安整风时期党的作风建设在全方位展丌;延安整风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理论逐步成熟。第三部分为新中国成立后执政党作风建设基本内容。改革开放前为适应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要进一步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第二次结合”;开始意识到腐败、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对执政党建设的危害;从政治本色高度认识党的生活作风建设;采取了搞运动的形式进行党的作风建设等。不过,1957年后,党的作风建设遭到破坏而中断。改革丌放以来,邓小平认为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并首次系统阐述了执政党作风建设的内容;江泽民提出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胡锦涛站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新高度,提出要大力弘扬为民、务实、清廉的新作风。第四部分为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作风建设比较研究。一方面,两个历史时期作风建设精神实质的一脉相承性,表现在始终把思想作风建设放在各项内容的首位,始终贯穿先进性建设这个主线,始终重视党风建设在促进社会风气发展和改善方面的作用,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作风建设的基本手段,始终坚持灵活多样的形式丌展作风建设等。另一方面,两个时期党的作风建设在内容和形式上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建设格局和推进态势也各有侧重。历史启示是: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是党风建设的关键,基层是党风建设的基础,党风建设在促进社会风气的发展和改善方面有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