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有“歌海”美誉之称的广西,各式各样的民歌山歌飘荡于这个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山间地头、草舍楼房、大街小巷。作为广西壮族原生态民歌代表的壮族嘹歌,被誉为壮族的“歌经”和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嘹歌是流传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右江中游北岸、红水河中游南岸的平果、田东、马山县等地的壮族民间以二声部为主的多声部民歌。嘹歌最早可追朔到春秋战国时期,传唱至今,在2008年已成功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于壮族嘹歌的研究,国内其实已有不少成果,但多偏重于从文学、音乐学的角度分析探讨,从人类学民族学为出发点的研究多是以嘹歌起源、与宗教信仰的关系以及嘹歌的传承和保护为主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嘹歌的发展呈现出新的模样。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将以嘹歌的文化变迁为主题,运用朱利安·斯图尔特的文化生态学理论,从嘹歌文化生态的各层次对其变迁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丰富和扩展嘹歌这一文化遗产的研究领域。此外,本研究将试着探讨嘹歌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这是以往研究较少涉及的,为本研究的一创新点。